小孩能和不聽話的孩子玩嗎?
我曾從朋友家見到過這樣的一幕:
朋友家有個小孩,好幾個小孩都在一起玩,只有這一個小孩孤零零地坐在一邊看手機,他媽媽走過來和他說話,他也不予理睬。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剛開始只是默默地在一邊靜靜地看,幾個小孩在離他遠遠的身后探頭探腦地觀察著,但是他看不見那小孩。
我去找他媽媽,想看看她家小孩的表現,結果她媽媽不僅不在跟前,反而還在手機上看起了手機,讓人忍俊不禁。
說真的,小孩從父母那里看到的,就是暴力、戾氣特別重的表現,這也讓他們特別恐懼。
而他們之所以對父母有這么大的恐懼,往往和父母的相處方式有關。
心理學認為,打罵孩子的父母,往往是因為不懂得如何正確管教孩子。
他們往往認為孩子還小,暫時還不能理解他們的行為,也不知道怎么做才能達到教育的目的,自然而然就會采用打罵的方式教育孩子。
然而,打罵孩子是最不可取的,這種粗暴的方式只會讓孩子暫時的服從,等到孩子大了,特別是青春期以后,不但不會聽父母的話,反而會出現叛逆的情況。
02、父母越吼,孩子越叛逆。
曾經有這樣一位家長,她被孩子氣得快要崩潰,覺得孩子太叛逆了,根本管不了,現在徹底放棄了。
其實,我們也可以想象一下,這樣的家長教育出來的孩子會有多么的叛逆。
孩子小的時候,家長對孩子的管教是簡單粗暴的,不管不顧的,可是等到孩子到了青春期,家長發現孩子不僅沒有改變,反而與自己對著干,只有家長越來越不討好意,孩子才會越來越叛逆。
其實,面對青春期的孩子,很多家長都不知所措,不知所措。不知如何是好。那么,如何做才能夠讓孩子平穩度過青春期呢?
《陪孩子走過初中三年》
,陪孩子走過初中三年。小學、初中、高中,這三個不同階段,家長需要注意處理的問題。
一、初中階段:和孩子溝通:成績下滑是青春期常見的現象,這3個時間點家長要注意
1. 注意和孩子溝通的方式方法
初中階段,很多孩子因為覺得自己要表現得更好,所以不愿意做家長要求他做的事,包括學習,所以會導致成績下滑。而當孩子的成績下滑后,家長應該和孩子好好溝通交流,找到原因,也讓孩子理解父母的苦心。
2. 和孩子進行情感交流:如果是因為成績下滑才導致孩子對父母撒謊,家長要注意從情感交流中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是因為成績下降而帶來的恐懼,還是因為與同學的相處關系不好才會影響學習成績下滑,
如果是因為成績下滑而對學習產生的恐懼,家長可以引導孩子學會自己調節情緒,如果是因為和同學的相處方式不對,則可以多和同學老師溝通,及時了解到孩子的心理狀況,并在家長幫助下盡快解決問題。
3. 對孩子要堅持正確的教育方法:家長不能溺愛孩子,應該引導孩子正確使用好的學習方法,通過具體的學習方法指導、幫助孩子高效學習,家長不能盲目追求成績提高,要真正了解孩子的學習方法,而不是去關注成績的好壞,在孩子學習過程中督促他不斷完善,引導他學好。
4. 不要急于求成,要堅持適度的預期:不要一下子就期望他達到自己的期望,不要一下子就對孩子提出超出能力范圍的要求。不要總是把鄰居的孩子當作自己的面子,要經常和他們進行平等的交流,多聽聽他們的意見。在幫助孩子解決問題的時候,也要善于用鼓勵的語言,引導他們,讓他們朝著自己的預期方向發展。
5. 也是:當家長感覺自己的孩子的學習成績下降了,有些事情不會做了,如果家長在這個時候還是希望他們能夠努力,那么就要適當地給予一些獎勵,不要只是逢年過節的時候才給孩子一些,而是要以非常有儀式感的方式,讓孩子參與進來。在這樣的過程中,孩子也會比較容易改變自己的習慣,并且也能夠體會到父母的用心良苦。
當孩子們從學?;氐郊依飼r,父母要多多詢問孩子的學習情況,不要總是說教孩子,讓孩子自己去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