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孩子不聽話脾氣大,如果父母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對孩子是一個很好的榜樣。
如果父母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只會影響到孩子,這對孩子來說是災難性的。
孩子不聽話脾氣大,是一件非常讓人頭疼的事情,當我們把我們的孩子當成“出氣筒”時,我們對孩子的行為已經(jīng)沒有了解,只是一味地責罵孩子,或者只知道吼孩子。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nèi)驅(qū)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wěn)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diào)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shè);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xié)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guān)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lǐng)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這樣的教育,能夠起到多大的作用呢?
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的Candura Lewis團隊發(fā)現(xiàn):
父母在不打孩子的時候,孩子能夠完成預測和指揮的所有任務,并且會比父母不打他們的時候?qū)λ麄儽憩F(xiàn)出來的更加關(guān)心和關(guān)注。
實際上,孩子和父母對打,只是因為年齡的差距,而已。
對于那些非原則性的錯誤,我們可以選擇溫和地告訴他們:“錯了沒關(guān)系,我們可以一起改正,我相信你下次會做得更好。”
等到雙方都冷靜下來,再去了解孩子犯錯的原因,并且告訴他們?nèi)绾螐浹a,這才是正向教育。
2. 讓孩子認識到,犯錯是他們成長的過程
當然,從這個角度出發(fā),給孩子糾正錯誤,既是一個很好的教育過程。
但是,僅僅只靠打罵,真的就能起到作用嗎?其實并不能。
美國兒童心理專家魯?shù)婪颉さ吕卓怂拐f:孩子需要鼓勵,就像植物需要水。
這句話也是對于孩子的一種激勵,因為他們在這個年齡段時,非常需要家長的鼓勵,哪怕孩子做的不好,也不要輕易指責他們。
而是要讓他們知道,即使犯錯,也有值得被認可的地方。
所以,家長要懂得給孩子留面子,不要什么事都責怪孩子。
讓孩子知道犯錯后的真正原因,而不是不分青紅皂白一味地指責孩子。
2、教育中的“冷處理”
“冷處理”和“冷處理”并不是解決問題的好方法。
實際上,熱度是很低的,尤其是對于青春期的孩子,父母一味地指責和辱罵只會讓他們更加叛逆,從而“破罐子破摔”,內(nèi)心更加封閉,甚至做出一些過激行為。
因此,在教育中,冷處理與“冷處理”是截然不同的。
在這種“冷處理”的環(huán)境下長大的孩子,一般能夠清晰地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并且能夠積極主動地去改正錯誤。
父母只有對他們的行為和想法做出適當?shù)胤答?才能讓他們下次愿意去做類似的事情。
心理學家約翰·羅森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
他讓兩組孩子玩拼圖。
一組孩子能夠非常投入地玩上幾個小時,而另一組孩子只能用幾個小時。
幾乎所有的孩子都被吸引來了,不斷地玩上一整天。
當孩子們玩夠了自己興奮的游戲后,再讓他們休息。
結(jié)果發(fā)現(xiàn),這組孩子在面臨挑戰(zhàn)時,更傾向于做簡單的任務,而不是僵持著。
僵持不下的時候,他們選擇了離開。
有的孩子為了獲得更大的滿足,會選擇了別的方法,但他們覺得自己的自制力都很差。
心理學家德西和瑞恩·斯蒂莫爾,在書中說到:
“孩子之所以會陷入自我懷疑,是因為他們相信自己真的很差,很愚蠢,很無能。”
不被父母認同的孩子,總是無法相信自己的。
他們會覺得自己已經(jīng)很努力了,但是在這種情況下,自己努力的意義并不大。
他們會認為,成功之所以不能獲得一個結(jié)果,有的只是別人的眼光。
這讓他們很自卑,覺得自己很沒用。
孩子們會有自己的攀比心,以為自己很聰明,卻不知道,人和人是不一樣的,一個人是站在別人的角度看待問題的。
而我們的孩子也許就像電視里的孫悟空一樣,老是在我們面前反駁,我們的臉色被他的思想咀嚼的可憐。
其實,對于學習的進步來說,更重要的,是我們的認可,這也是我們的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