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爸爸壓腿了
晚上晚飯后,歡歡最喜歡喝水,常常尿到褲子里。歡歡父親脾氣很大,每次都會沖著她喊:“快!快!快!快!快!”歡歡反抗的也不多,揚言說:“我就不聽!”
爸爸氣得直接把歡歡拎起來,關進“小黑屋”。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歡歡只好乖乖聽話了,然而歡歡還是不依不饒,爸爸氣得吼道:“把你拉扯大,又要吃你自己喜歡的,真是越養越不聽話。”
歡歡嚇得哇哇大哭,一直躲在媽媽的懷里,聽著爸爸媽媽的吼聲,不知道該怎么辦。
更讓人心疼的是,歡歡還是把這種行為當成了一種常態,越陷越深,以至于變得越來越叛逆。
甚至還有人表示:“說了不聽,打了罵了都沒用,就隨他去了。”
而一旁的磊磊磊磊爸爸,聽到這些,還是沒有起到教育孩子的作用。
其實,很多時候,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會遇到孩子叛逆不聽話的情況,這些情況,恰恰是孩子最需要的教育方式。
正確的教育方式,才會讓孩子真正愿意聽你的。
1、找到孩子叛逆的原因
孩子之所以會叛逆不聽話,主要是因為孩子的自我意識覺醒了,想要獨立,想要感受到自己的力量,所以才會叛逆不聽話。
而家長如果意識不到這一點,采用了打罵、說教等錯誤的方式,孩子不僅不會聽話,反而還會越來越叛逆。
就像李玫瑾教授說的那樣,孩子在3歲左右的時候,迎來了第一個自我意識的形成時期,他們會慢慢地離開父母,跟著父母學會了說“不”。
如果這個時候父母還用打罵、講道理、威脅等方式來逼迫孩子就范,很可能會讓孩子的逆反心理更加嚴重。
所以說,對于2歲以內的寶寶,父母要盡可能地多跟寶寶說“不”,這個時期,父母可以多跟孩子講道理,培養他們的好性格品質。
給他們選擇的權利
當孩子想要吃什么,不要總是直接給他們要,如果他們想要看電視,父母可以跟他們說:“你是現在去刷牙,還是五分鐘后去刷牙?”
比如當孩子不想睡覺,喜歡亂涂亂畫時,可以告訴他“你是想現在就睡覺,還是十分鐘后再畫畫?”
給孩子一個選擇的機會,也許會有不一樣的結果,孩子往往更愿意去做這件事。
6歲以內的孩子,父母要注意給孩子提供一個鍛煉的機會
李玫瑾教授曾說:
3歲前要給孩子立規矩,讓他有能力考慮后果,最好的情況下孩子有選擇的權利。
3歲以后的孩子,不要過多干涉孩子,比如孩子玩手機時,不要說:“你能不能把手機放下?你把眼睛看壞了?你能不能讓我省下力氣?!”
而是要給孩子提供一個規矩:作業沒有完成,不能玩手機,但是每天都要按時完成作業。
引導孩子去做一些他感興趣的事情,比如打籃球、踢足球、表演等,當孩子有了自己的興趣愛好,對手機的迷戀自然會減少。
7-12歲的孩子,如果孩子沉迷于手機,家長應該怎么辦?
很多家長會發現自己的孩子特別喜歡玩手機,在上幼兒園的時候,看到別人的孩子都有手機,自己也要給孩子買,看到別人的孩子玩手機,孩子就很想讓父母給自己孩子買手機,并且要父母能夠給自己的孩子買手機。
這時候父母應該怎么辦?
1、控制孩子玩手機
父母應該嚴格控制孩子玩手機的時間,如果孩子哭鬧,可以給他玩半個小時,但是不能超過半個小時,而且每次過后要做總結和復盤,看看自己平時的行為,有沒有做到不讓孩子玩,如果玩的時間超過半個小時就應該受到懲罰。
這樣也能夠幫助孩子形成自己的規則,同時也不會過度沉迷于手機,畢竟手機并沒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只是可以幫助孩子掌握更多更多更加新鮮的東西,只要能夠合理使用手機就可以了。
2、孩子玩手機的時間要有限制
可以把手機設置成一個定時器,讓孩子每天玩手機的時間段只允許在10分鐘之內,這樣不僅能夠避免孩子沉迷于手機,而且也能夠給孩子建立起一個規則意識,在孩子想玩手機的時候能夠以限制的方式提醒,在孩子需要陪伴的時候能夠給予孩子更多的陪伴。
3、家長要以身作則
孩子最開始是喜歡模仿家長的行為,家長自己也要以身作則,如果想讓孩子改掉玩手機的習慣,那么首先自己要先放下手機,無論多么空余的時間,都要努力抽出時間來陪陪孩子,這樣的話,孩子也會逐漸的改掉愛玩手機的壞習慣。
總之呢,要想孩子改掉玩手機的壞習慣,家長首先要以身作則,自己都控制玩手機的時間,更何況是孩子呢?家長是孩子最好的榜樣,家長不要因為孩子而玩手機,這樣的話,孩子也會慢慢的改掉玩手機的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