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歲孩子干脆不聽話
孩子們變成了“娘炮娃”,成了“媽媽的最愛”。
從小學到初中,許多孩子都是由媽媽來哄著,可是爸爸沒去上班,媽媽不在身邊,爺爺奶奶又在照看孩子。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在爺爺奶奶的心里,孩子永遠是孩子。所以,他們的孩子越長大,就越希望能夠用自己所有的事情,去為自己做選擇,為自己成長負責。
如果孩子們還是不聽媽媽的話,那么媽媽就會很失望,而孩子就會覺得媽媽并不愛自己。
這樣的孩子,內心一直渴望著有自己的主見,而不是被媽媽“拋棄”,媽媽一次次地對孩子發火,對于孩子來說,是巨大的打擊,也是長期的壓迫感。
孩子會覺得,自己不被家人“拋棄”,是多余的,也是極其脆弱的,所以才會一直低著頭不說話,這就讓孩子的內心變得很沒有安全感。
所以,如果媽媽總是吼孩子,會讓孩子變得沒有安全感,甚至會懷疑媽媽是否會遺棄自己。
比如,一個經常被吼的孩子,他會認為自己經常被人拋棄,是一個極度缺乏安全感的人。
也會覺得自己是一個特別的存在,因此他會一直低著頭,不愿意跟人接觸,并且會導致他的性格變得越來越暴躁,
無論是社交恐懼癥還是普通恐懼癥,都會給他的一生都造成不可磨滅的傷害。
媽媽吼孩子,容易導致孩子越來越笨,
吼孩子是一種惡性循環
1、 打擊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都是非常聰明的,所以,他們往往都會因為自己的表現而受到大人的贊揚和鼓勵。
所以,當孩子犯錯誤的時候,家長的第一反應就是訓斥孩子,不給孩子“改錯”的機會,很容易讓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傷害,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
2、 對孩子吼叫的危害
吼叫可能導致孩子變得膽小、懦弱,甚至是走向極端。
當孩子犯錯誤的時候,媽媽的第一反應就是責罵,當孩子犯錯誤的時候,很多父母的第一反應都是讓孩子認識錯誤,但這種教育方式,對于孩子的成長來說,不僅是一種傷害,而且還會影響孩子的性格養成。
孩子會變得膽小、懦弱、自卑,甚至還會形成討好型人格,為了避免發生沖突,孩子不敢表現自己,總是把所有的問題悶在自己的心里,久而久之,這樣的孩子長大以后,也不會交朋友。
對于父母而言,千萬不要認為吼叫式教育是最有效的管教孩子,而是應該要學會正確看待孩子,積極引導孩子,教會孩子自我控制情緒,讓孩子擁有一顆平和的心態,這個世界,沒有誰是容易的,可以一帆風順,我們都需要掌握正確的方式方法,陪孩子一起歡笑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