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歲孩子最近開始不聽話,每天跟小伙伴們嬉戲玩耍,不想去幼兒園,不想上學,每天在家有各種哭鬧。其實,這是一個孩子進入人生第一個叛逆期的標志。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孩子們第一次出現叛逆行為,是孩子走向成長和獨立的一個過程。所以,作為父母,一定要高興。
在中國首檔少年擊劍大賽中,在第二期的世界級聯賽中,曾經的河南省馬王堆漢墓出土了一具保存完好的男丁。他的遺書中說:“我一直不理解為什么,一個人要贏得世界的首位,一定要有足夠的時間和足夠多的靈氣才可以得到最大的技藝。”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作為孩子的爸爸,我們也應該明白,孩子出現叛逆不聽話,其實是他長大的一個標志,說明他開始有了自我意識,并且用叛逆的方式向父母表示:我長大了!
叛逆的表面下面幾乎都有一個共性,那就是:“不聽話”、“不配合”。
《正面管教》一書中提到:“贏得十幾歲孩子最好的方法就是,先和他們站在一邊。讓孩子在被理解的支撐中,得到自尊感和歸屬感。”
心理學家認為,青春期的孩子最重要的心理特征就是“自我同一性”。
如果這個時期的孩子是“我是誰”,那么他就會擁有打破常規,探索自我的能力,不再是“我該怎么做”,而是嘗試去尋求“我如何在這個社會上立足”。
這個階段,父母會發現,孩子越來越好動、越來越不聽話,跟父母講的話越來越少,而且經常出現說謊的現象,這也是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的一個典型表現。
這個時期,家長應該如何和孩子相處?
美國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吉諾特博士在《孩子:挑戰》一書中說:
“當我們發現孩子是錯誤的時候,其實是在教育孩子,我們應該反其道而行,給孩子時間與空間,讓他們自己思考,自己去認識到底自己的行為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
是的,家長首先要理解孩子,正確看待孩子,認可孩子,允許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允許孩子發泄情緒,允許孩子有自己的小秘密,在孩子內心充滿安全感,在這個家里,父母更要尊重孩子,讓孩子在家里有自己的小空間,孩子才會更加愿意把心中的想法告訴父母。
而且在這個過程中,孩子也會更加注重隱私,可能會更加喜歡一個人待在家里,不愿意面對自己的父母,就算是出了家門,父母也不會讓孩子多說一句話,生怕孩子把自己“悶”個沒事。
孩子的秘密其實不一定是與父母說的,即使父母也不知道,孩子都能夠自己解開,如果真的有什么秘密,也應該給予尊重,讓孩子懂得尊重父母。
3.父母要以身作則,和孩子一起成長
現在孩子因為電子產品的發展程度已經是一個非常明顯的趨勢了,所以說父母一定要看到孩子的成長,不要總是拿著手機在孩子面前玩游戲,父母們自己也要正確的引導孩子。
這個階段的孩子已經不是小孩子了,他們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觀念,所以需要父母來引導他們,而不是沉迷于電子產品。
所以,在這個階段父母們也要想辦法幫孩子改掉壞習慣,父母們不妨可以在下面這幾個方面幫助孩子。
父母們可以多花時間陪伴孩子
在這個階段的孩子,還是需要父母的陪伴,因為他們的思想還不夠成熟,很多事情都是不能夠分清主次的,在遇到一些不好的事情的時候,父母們一定要多花心思去幫孩子改掉壞習慣,這樣才能夠讓孩子能夠遠離手機,健康的成長。
父母們可以多花時間陪陪孩子,哪怕只是在孩子身邊,孩子也能夠感到安心。在這個階段的孩子,其實是非常的需要父母們的陪伴的,很多時候,孩子在這種環境下成長,對于孩子們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所以父母們要注意自己的教育方式,在孩子們的成長過程中,要始終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慮問題,這樣才能讓他們在成長的道路上變得更加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