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一個孩子不聽話,跟父母關系很大
孩子剛出生時,一定是一張白紙,父母怎么畫怎么畫,他就怎么畫。
《園丁與木匠》中說: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每個孩子都是一顆花的種子,只不過每個人的花期不同。有的花,一開始就會很燦爛地綻放;有的花,需要漫長的等待。
因為在乎,所以就會在意,因為就會焦慮。
當孩子沒達到自己的預期,或沒達到預期,就會焦慮。
就像你帶著孩子去打一場球,孩子雖然很努力,但很開心,但是因為心態不好,整個人都不好了。
而這個時候,父母要做的是給孩子時間上的自由,當孩子焦慮,父母要做的是鼓勵孩子,而不是去糾正孩子。
這個過程中,父母的角色,應該是一個引導者,而不是一個保鏢。
如果父母總是去糾正孩子,孩子就算是成功了,也很難找到自我。
一個人的自我價值感越低,他的內在力量就越弱。
就像是一個抑郁的人,即使知道自己有抑郁癥,但是知道自己的優點,也不會把自己的優點放大。
比如一個人如果覺得自己一無是處,覺得自己一定沒什么用處,會很自卑,總是喜歡去臆想未來,老是和別人說自己命好不好。
那么他的內心就會不斷地焦慮,會把自己的內心想象的事情都投射到孩子身上。
甚至于孩子的每個行為,都能被父母及時地感知到。
所以在父母眼里,那些能讓自己變得優秀的行為,都是正常的。
其實孩子的表現都是正常的,但是對于父母來說,卻有著很大的迷惑性。
那么我們該如何才能了解孩子,做一個積極的父母呢?
一、換位思考,給予孩子正向的反饋
很多父母都是希望能夠有一個聽話懂事的孩子,可是他們真的是為了孩子好嗎?
其實父母們只要給予孩子一些正向的反饋,并且給予適當的反饋,就能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關心。
也能讓孩子更加的信任父母,進而讓父母的教育變得更加的簡單。
1.給予孩子適當的鼓勵
在中國傳統教育當中,謙虛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美德,也是一個不可缺少的美德。
很多父母認為在教育孩子方面,應該更加注重孩子的成績,所以經常給予孩子鼓勵。
而事實上,父母應該更加注重孩子的內在品質,這樣才能將孩子的潛能開發出來。
除此之外,還應該給予孩子適當的鼓勵
,在孩子做的好的地方給予孩子鼓勵,讓孩子相信自己的能力,也是一種重要的激勵。
2.制定計劃,完成計劃
在孩子能夠按照自己的計劃學習的情況下,父母可以為孩子制定一份詳細的計劃表,當然孩子在制定計劃表的時候,父母要以鼓勵的方式來進行,而不是強制要求孩子。
其實家長想要孩子形成良好的習慣,應該是多給予孩子一些鼓勵,讓孩子知道,他們可以做出這樣的舉動,那父母也可以來給孩子制定一個更好的計劃表,這樣一來,孩子在完成計劃的過程中,就會變得更加的自律。
3.給孩子更多的自由
其實父母對孩子的教育要松弛有度,并不是想著一下子讓孩子完全按照自己的要求來,而是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因為孩子在想要一個目標的時候,他們也一定會對這個目標有更多的了解,這樣才可以通過不斷的學習來增加孩子的學習興趣,讓孩子在以后的學習中更加有自信。
三、幫助孩子更好的認識自己
很多孩子在學習的時候,會因為“沒有動力”而出現厭學情緒,大部分原因都是因為他們沒有掌握學習的主動權,他們根本不知道自己學習到底是為了什么,只是覺得學習對自己是一件比較枯燥乏味的事情,是一件很討厭的事情。
如果父母可以經常告訴孩子,他們學習是為了什么的時候,他們就會做到心中有數,知道自己要為什么要學習,這時候學習的效率就會高很多。
四、父母要多給孩子一些鼓勵
家長要經常鼓勵孩子,在孩子做的好的時候,也要多給孩子一些鼓勵,讓孩子更加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