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聽話孩子被父母揪痧有用嗎?
通訊員:郭震東
歡迎來到新華醫院兒童內分泌科,咨詢醫生給您推薦兒童內分泌科。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醫師:郭醫生,這些孩子,為什么不聽話?
何醫生:
■年前,上海一位媽媽帶著孩子來看病,由于孩子未滿14周歲,不方便去醫院復查,醫生讓母親去網上查,結果孩子被診斷為中度抑郁,需要強制住院治療,母親必須帶著孩子去。在媽媽眼中,自己的孩子非常聽話懂事,在家都是懂事的,一點都不用操心。
后來,母親將孩子送回湖南發展。
在湖南發展對孩子的教育中,與孩子接觸最多的,除了父母,就是老師,尤其是班主任老師。
剛開始時,孩子覺得父母和老師都是教育的,是不對的,想要跟老師搞好關系,獲得老師的支持。
可是,慢慢地,孩子就覺得老師不喜歡他,不愿跟他接觸,不喜歡他。
加上后來,他的父母忙于工作,對孩子的關心卻越來越少。
漸漸地,孩子感覺不到關愛,感覺不到溫暖。
這種冷漠,讓孩子的內心越來越封閉。
直到被老師“勸”回去。
還有一種是平時成績很不錯,也很乖巧,但是由于過度看電視而導致無法適應學校的生活。
那么,家長該如何合理引導孩子呢?
1. 告訴孩子生活中的道理。
父母可以跟孩子一起看電視,讓孩子懂得一些生活常識。
比如,爸爸可以跟孩子說:“你需要我幫助你,不過你需要大聲說出來,而不是大聲哭。”
還可以教孩子如何與同學、老師溝通,比如學會換位思考。
還可以告訴孩子,不高興的時候,有什么方式的釋放情緒,都可以說出來。
這樣,就讓孩子學會了如何用語言去表達自己的想法,而不是用行為去反駁別人。
如果父母只是把自己的情緒壓在心肺活,孩子的心靈會扭曲,性格會變得越來越暴躁。
所以,學會控制情緒,是父母一生的修行。
2.了解情緒,接納孩子
孩子的行為不符合邏輯,是因為父母對孩子的不滿意,導致了父母對孩子的不滿意。
父母的不滿意,也是孩子心中的不開心,并不是因為孩子的錯誤。
孩子的情緒都是來源于父母的,不是因為父母的問題,只有孩子自己才是真正的問題,所以父母們要學會察覺,并且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當父母們學會了情緒管理之后,他們就能做到接納自己的情緒,也就不會把自己的壞情緒帶給孩子。
3.控制情緒,幫助孩子成為自己情緒的主人
想要幫助孩子成為情緒的主人,父母可以給予孩子們更多的愛和理解。
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父母需要幫助孩子去建立情緒,管理情緒。
只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才能讓孩子成為自己情緒的主人,而不是成為父母情緒的奴隸。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會覺得自己是過來人,所以也就理直氣壯的認為:""我能怎么辦?"
孩子并不是父母的附屬品,他們是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思想,也有自己獨特的情感和思想,當父母不尊重孩子的時候,孩子就會想方設法的偷走,去搞破壞。
父母要學會放下自己的自戀,用平等的態度去和孩子交流溝通,在日常生活中,能夠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尊重,同時也能讓孩子在正確的道路上前行。
父母要做一個有智慧的父母,不要總是高高在上,更加的強加在孩子的頭上,孩子有自己的想法,父母要做的是引導他們,而不是按照父母的想法去做。
很多孩子叛逆期都是因為沒有得到恰當的引導,不知道該如何正確的表達自己的想法,才會導致不良的結果,所以父母要學會傾聽孩子的心聲,了解孩子的需求,同時也要學會尊重孩子,給孩子更多的自由。
4、父母要正視孩子的獨立意識,及時鼓勵孩子,正視孩子的成長。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不管孩子做什么事情都要學會給孩子鼓勵,父母要學會給孩子適度的鼓勵,不要總是給孩子貼負面的標簽,導致孩子的成長缺少自信心,所以父母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要學會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