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急死媽媽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對孩子的教養方式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家長不僅要重視孩子,還要適時引導。
其實,每個不聽話的孩子背后都有各自不同的原因。
尤其是在孩子有了自我意識、獨立性后,在對父母各種“軟磨硬泡”后,有了反抗的心理,你知道這對他有什么好處嗎?
很多父母不知道,認為孩子越大越不好管了,特別是男孩,越說越來勁,一旦父母管教他,他就會和你對著干。
如果父母管教他,他也會大聲頂撞,甚至離家出走,讓父母后悔終生。
前段時間,上海的一輛名叫“掃黃魚”事件,就發生了駭人的整棟大樓。
孩子在父母面前失控,想要做一些事情的時候,父母不允許,他就開始動手打人,最后還動起了手。
一個處于叛逆期的孩子,如果父母還像以前一樣,呼來喝去,肯定是不允許的,孩子的叛逆心理會變得更加嚴重,變得不聽話。
▼ 不管不顧的父母,容易養出“白眼狼”
心理學家溫尼克·詹姆斯認為:“孩子會非常執著于自己的喜好,并且非常執著于自己所愛的人或事情。”
父母總是竭盡全力的愛著孩子,但是在情感上的忽視,卻影響著孩子。
父母對孩子過分的付出,對孩子的教育又格外的嚴厲,想要孩子做到完美,就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孩子一旦達不到,他就會訓斥,孩子很可能出現自卑心理。
父母以愛的名義要求孩子,孩子認為父母對自己有控制感,但是父母的控制欲太強,孩子會認為自己達不到父母的要求就是對自己有威脅。
孩子對父母有全能感,認為自己什么都可以,父母才是真正的愛自己,父母對孩子有要求的時候,孩子也會希望能夠達到父母的要求,所以父母對孩子的期待往往是比較苛刻的,孩子如果不能讓父母滿意,就會覺得自己是個失敗的父母。
因此,父母在孩子做的時候,要善于發現孩子的優點,然后表達自己對孩子的希望,即使有時候不是很好,但是希望能夠被父母看到,知道孩子的需求。
家長在孩子表現好的時候,要注意多鼓勵孩子,在孩子表現不好的時候,多給孩子一些表揚和認可,這樣才能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尊重,從而能夠從父母那里獲得安全感和自信心。
家長也要尊重孩子
二、如何與孩子溝通
1、尊重孩子,讓孩子在自己的生活中進行選擇
尊重孩子是指在日常生活中做出選擇,讓孩子在選擇的過程中承擔后果,而不是家長的強制性命令。
如果孩子非要讓父母提建議,那父母就可以先聽取孩子的意見,讓孩子感受到自己被尊重,然后再進行下一步的教育。
2、發現孩子的閃光點,發現孩子的興趣
有的時候,家長可能做的并不是很有道理,那不妨試著改變一下自己的思維。比如說家長可以在與孩子交談時,有意識地讓自己多一些,說一些孩子內心比較認同的話題。
3、多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去理解孩子
很多家長總是覺得自己是父母,就應該理所當然地認為自己是孩子的父母,就應該對孩子百依百順,有求必應,這其實是非常錯誤的。孩子有他們的世界,只有父母有他們的想法,而不是父母的想法,父母應該要學會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去理解孩子,這樣才能夠找到與孩子相處的最佳方式。
總之,父母可以和孩子做一些溝通,通過觀察孩子的表現,了解他們的內心想法,根據他們的需要,結合實際給予孩子適當的幫助。相信孩子可以把自己的經歷變成自己的財富,擁有更加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