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為什么不聽話坑父母?坑父母又坑孩子,坑父母又坑父母。
小明媽最近特別難過,昨天正好碰到小明,他讓我帶著小明去看醫生。
小明同學三歲了,雖然年紀不大,但是很多事情他都能自己完成,也是一個很有主見的孩子。小一點的時候他爸爸媽媽還會帶著他去打籃球,打得開心。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這天的一天小明在爸爸媽媽的陪同下回到了家,晚上九點多了他還沒到家,爸爸媽媽給了他一個大大的擁抱和一個大大的吻。小明一邊哭一邊說:“今天小明把我的玩具給弟弟玩了,都給弟弟玩了,不給我玩,他就搶我的玩具,我也不跟他玩了。”爸爸媽媽吵架離婚了,小明平時都是獨自一人在家,小明覺得孤單一人,也不愿與同學玩,害怕同學們來找他玩,更害怕同學們嘲笑他。小明也知道這件事以后不敢去告訴父母,有的時候不敢去同學家,也不愿意到校來,想媽媽了爸爸媽還跟他道歉,但他覺得不好意思,他很想讓同學們給他一點安慰。這件事看起來事情很簡單,但對于自閉癥孩子來說,卻有著很大的難度。如果不及時干預,那么他們可能連嘗試的機會都沒有,也可能會因此而拒絕接受專業的治療。
小明是在9個月開始拒絕去學校上課的,因為在他看來,這個學校的老師是不專業的,適應不了這個新環境,甚至有很多老師都認為他是自閉癥患者,所以在語言上對他的批評、指責和攻擊都是很大的。后來,小明的爸爸辭職了,每個月都要帶小明去醫院接受治療。小明爸爸經常會覺得生活很苦悶,甚至會感覺到孤立無援,自己是個累贅,導致他在家的時候經常被訓斥打罵,這種環境下成長的他很容易出現自閉癥。
6、跟孩子一起制定有規律的作息時間
不要總是跟孩子說“馬上就去干嘛,過馬路、坐公交車、吃冰淇淋、等這些小事都是要去做的,這種被社會規定的、約束的感覺,會讓他們覺得很不自在。在我們家,周一到周五是不允許孩子熬夜的,但是周六、周日晚上是不能熬夜的,一個月基本上不允許孩子熬夜。孩子在周六、周日的晚上有30分鐘可以玩游戲,如果超時了游戲時間,那是要扣掉游戲費用的。”這樣就把規定的規章制度給了孩子,而孩子也更容易接受。
7、盡量做到及時獎勵,少點評
一旦制定了規則,就要嚴格執行。很多家長在制定規則后,看著孩子想玩游戲就給他玩,不給玩就各種打罵,甚至把孩子趕出家門。孩子長期處于這種高壓環境下,只會變得壓抑,抑郁。
8、跟孩子一起制定規則,并堅決執行
當孩子沒有遵守規則時,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跟孩子一起制定規則,讓孩子自己想清楚,什么時候能玩,每次玩多久。如果不遵守規則,下次就要扣掉一次,而且玩的時候也要公平,可以由他自己去選擇,如果遵守規則就減少玩手機的時間,同時也可以讓孩子養成好的學習習慣。
10、多了解孩子的朋友圈
人都有朋友圈,如果家長沒有辦法地管,可以交給孩子一些朋友,但前提是要了解孩子的朋友圈,盡量不要屏蔽掉他們的朋友圈。這樣做不僅可以保護孩子的朋友圈,還可以把孩子的朋友圈擴大,比如在孩子經常接觸的朋友中,能夠看到孩子的朋友,能夠了解孩子看朋友的內容,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孩子的朋友圈。同時也可以提高孩子的甄別能力,防止孩子出現不雅的行為。
家長可以多帶孩子去公園,或者帶孩子去公園逛逛,讓孩子更多接觸到不同的人,讓孩子的世界觀發生一個大的轉變,而不是只有學習好的朋友才是好朋友。
其實孩子的交友也是需要家長的參與,就像我們大人一樣,孩子和自己的朋友一樣,也需要和自己的小伙伴分享一下自己的小伙伴的玩具,這樣才能讓孩子感受到來自于家庭的溫暖,從而更愿意和自己的小伙伴一起玩耍。
▲ 多帶孩子出去玩,促進孩子的社會交往能力
我們應該都知道,孩子和小伙伴在一起的時候是比較開心的,大家有共同的話題,有談論的話題,孩子是非常開心的,這種放松的氛圍可以促進孩子社會交往能力的發展,促進親子關系的和諧,孩子的社會交往能力自然也會更加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