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 不聽話 抓狂 苦惱 惱惱惱 苦惱 憂愁
自從叛逆期到來,孩子變得不聽話,愛與家長對著干,甚至敢跟家長對著干,家長越讓他做什么,他越不做什么。家長苦惱不已。
其實孩子進入叛逆期是有一定依據的,父母需要根據不同的叛逆期采取不同的應對方法。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一、孩子產生叛逆的原因
孩子成長過程中最主要的心理需求就是渴望被愛,特別是來自母親的愛,如果母親的愛是有條件的,那么孩子在幼年時期就會對母親產生一種特殊的需求。
他們希望能夠得到母親無條件的愛,為了得到母親無條件的愛,他們可以做任何事情,表現得很出色,考上名牌大學,出人頭地,成為一個成功人士,長大以后是一個成功者。
但是母親對孩子的愛卻是無條件的,因為愛的本質上是一種責任,也就是母親對孩子的付出是無條件的,母親付出的愛是無法代替的。
但是母親對孩子的愛是有條件的,所以這種愛是過度的,是不符合人性的。
媽媽這樣做,就是過度的愛。
另一個是,他的這種付出是有條件的,而且是不容易達到的。
如果母親對孩子說:“我拎這么大的東西,還每天陪你寫作業,你寫完了沒有?”孩子就很難受。
所以在母親對孩子的付出中,孩子感受到的是一種巨大的壓力,但這種壓力并不是源于孩子,而是父母的期望。
在父母的功利心目中,孩子只是孩子,父母的角色是一切。
也許有的家長會說:我每天都在陪著孩子寫作業,我對孩子的教育不是很上心的。但是我也很不希望我的孩子因為學習的事情而受這樣的待遇。
我記得有一個新聞,一個媽媽在輔導孩子作業的時候,她的兒子作業是字跡潦草的。
那位媽媽來電話的時候跟我說:“孩子,你不看看書怎么就知道玩兒呢?我告訴你,你就是不干啊!”
“那你不看看書怎么學習?我告訴你,我現在給你的兒子不指望了,你只能靠你自己了?!?/p>
“哦。”
“現在怎么做?”
“我看你沒有摔倒,但摔倒的地方是有很大的,我看著你的腳下……………”
“好,那你的膝蓋摔倒了…………………………”
感謝的時候笑了,感謝的話說了:“嗯,好痛?!?/p>
我聽了,不禁感慨:“這是我第一次看到這個男孩的笑容。我覺得很幸福?!?/p>
“我也是第一次看到這個男孩的笑容,我喜歡他那是有原因的,我知道他的身后有一對夫妻?!?/p>
這是男孩的媽媽,也是“走心”的媽媽。她看到這位媽媽和剛來渡的妻子發的朋友圈,在這位媽媽的眼里,兒子身上處處都是閃光點,充滿活力,積極向上。
那一刻,看到了孩子對媽媽最初的愛,看到了他作為一個人在外面拼搏努力學習的樣子。
正如小男孩媽媽所說:“孩子他們是我們的影子,我們的行為、語言、表情、態度、行為都深深地影響著孩子,他會模仿我們,會模仿我們。”
所以作為父母一定要給孩子一個好的示范。
請父母一定要知道:
良好的溝通,一定是建立在平等、尊重、溫和的基礎之上的。
父母用言語和行為來表達,往往能贏得孩子的心。
而用言語的表達方式,則能真正地讓孩子聽到。
當孩子在看到父母愿意放下手機的時候,他就會真正意識到,自己還有很多不足之處。
這樣的關系,才會讓他更愿意與父母進行情感交流,并且會向父母展示自己的內心。
父母和孩子之間溝通,就是一個很好的語言表達方式。
我們總是在抱怨孩子不聽話,不懂得感恩,其實并不是孩子不愿意,而是我們沒有與他們進行情感交流。
我是包子看到這里的,如果你也想讓你的孩子擁有更好的人生,就先讓自己成為一個不吼不叫的媽媽吧。
-END-
策劃:M T
作者:筱筱筱筱筱筱筱筱筱筱筱筱筱。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筱筱筱筱筱筱筱筱筱筱筱筱筱筱筱筱妞,歡迎您的關注,和我們一起,為孩子健康成長,遠離吼孩子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