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4歲不聽話打了她,她就說了,怎么這么打還不聽話,簡直是活脫脫的是個”渣渣“。
然而,教育孩子這件事,我的心里很清楚,把孩子打成這樣,并不是我的本意。我想的是,”棍棒底下出孝子”,這種教育方式已經不是從一開始就能夠見到的了,絕對不是現(xiàn)在。所以,我打算從心理學的角度,告訴大家的是,有時候我們不能僅僅因為孩子做錯了事情,就去打他,那不是長久之計,也是有一個長遠的過程。
我的一個同事,她的孩子是男孩兒,今年已經上小學二年級了,可是最近她卻發(fā)現(xiàn),兒子最近有點叛逆。不管是在學校還是在家里,和父母說話的時候,經常是不聽,或者是躲在一邊,叫他出去玩,很少會積極的參與進來。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wěn)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xié)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最近一次和她同事去參加一個朋友的婚禮,同事的兒子和新娘子正處于叛逆期,等到新娘子下班回家的時候,兩人也不在家。
她和同事聊天的時候,問她兒子,這個男孩子為什么會這樣?他說是因為學習壓力太大,她看到兒子的成績很好,就像個提線的大學生,感覺她在學校的時間完全就是自己的,想讓老師和同學都喜歡他,沒有人知道他有什么心事。
原來他上初一的時候,班里一位同學經常喜歡抽煙,父母為此非常擔憂,批評他也是常有的事。
他為此煩惱了很長時間,總是想著要怎么才能把這些不良的情緒處理好,而導致了他考試成績也就不怎么樣。
后來班主任發(fā)現(xiàn)了他的問題,找他談過很多次,每次都是說得好好的,但是不管怎么說,還是沒有任何改變。
班主任老師為此很擔心,于是就聯(lián)系了他的父母,把情況反映給了父母,經過父母的苦苦哀求,他們最終把孩子帶回家。
回家之后,孩子變得沉默不語,他們也不再跟孩子交流,孩子拿起了父母的手機,他們就把這件事情告訴了父母。
但是父母沒有辦法改變孩子的想法,只能把孩子送到了所謂的戒網癮學校。
正是因為這種情況,才導致了孩子的情況越來越嚴重,他們的父母為此也是操碎了心。
現(xiàn)在,他們終于明白了,孩子為什么不愿意跟父母交流,甚至不愿意跟父母說話,歸根結底還是父母對孩子的溝通方式出現(xiàn)了問題,這才是孩子“生病”的罪魁禍首。
孩子不愿意交流,是父母給孩子帶來了最大的傷害
父母怎么才能讓孩子愿意跟自己交流?
1、學會溝通,溝通的本質就是要理解孩子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成龍成鳳,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想孩子考個好成績,拿到100分,只是希望他們在對的道路上有個好的選擇。
所以父母在這個時候,要學會溝通,要學會傾聽,學會理解。
當父母的期望值過高時,父母的心理壓力就會很大,這時候父母需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tài),學會以朋友的身份和孩子交流,而不是以領導的身份和孩子對話,更不能把自己的權力與意識強加給孩子,要尊重孩子。
2、理解孩子,讓孩子多說說
如果父母不理解孩子的話,那么孩子不愿意和父母說話,父母就會覺得孩子不務正業(yè)一說,孩子不愿意和父母說,久而久之,父母就會越來越不了解孩子,孩子也會越來越不喜歡和父母說話。
所以當父母理解了孩子的想法,那么孩子就會主動和父母交流,父母也能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內心,讓孩子不愿意和父母溝通。
3、學會傾聽
父母和孩子溝通的過程中要學會傾聽,多聽少說,慢慢了解孩子,傾聽孩子的內心想法,父母和孩子溝通是,不只有父母說,孩子才能知道的,父母應該做的是傾聽,讓孩子多說,在溝通中引導孩子,從而讓孩子愿意和父母溝通。
父母和孩子溝通是一門學問,要掌握一定的溝通技巧,學會傾聽孩子的內心想法,讓孩子愿意和自己說,這樣才能夠了解孩子的內心需求,才能夠對癥下藥,正確的引導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