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不把父母的話當回事
“小孩子懂什么?小孩子就該聽大人的話”。
“你不聽話,是不是一定會有出息?”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你不乖,我就不要你了!”
“你就懂得什么,我不要你了!”
“我生你養你,我做你的兒子!”
媽媽想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規矩,可她似乎總是言而無信,只要孩子不聽話就會拿出“家長權威”對待孩子。
最近媽媽在忙,就讓爸爸打掃房間,把衛生打掃了。結果爸爸發現客廳有垃圾,想清理一下,就把垃圾桶里的垃圾扔了。
小男孩扔垃圾桶,被爸爸踩了一腳,把垃圾桶里的垃圾桶頂了起來,爸爸并沒有批評他,只是斥責他“不講衛生”。
當小男孩把垃圾桶里的垃圾扔到了樓下的垃圾桶時,爸爸沒有批評他,而是從一個小男孩的角度來跟他分析“不講衛生”的后果。
當他知道垃圾桶是需要花更多的時間才能收到的,爸爸只是拉了小男孩的手,沒有說“不”,而是讓小男孩把撿起來的垃圾桶當做是“垃圾桶”,自己再裝回去。
之后,小男孩自己整理垃圾桶,再也不亂扔垃圾,也不再丟垃圾。
這就是爸爸的行為,勝過千言萬語。
圖片來源:廣西南山
所以,我們一定要注意不要跟孩子去批評指責孩子。
多給孩子正面的鼓勵,孩子才會越來越優秀。
2.管理情緒的能力
控制自己的情緒,也是一個人生存的一種能力。
古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每個人都有情緒,特別是壞脾氣,是很難控制的,讓人很難受,讓人容易發脾氣,暴躁,甚至是患上抑郁癥。
但是,只要我們能夠管理好自己的情緒,控制好自己的脾氣,那么孩子才會有一個良好的性格,樂觀,樂觀,自信。
3.帶孩子認識情緒,感受不同的情緒
情緒管理的方法有很多,包括情緒識別、情緒認知和情緒管理、情緒感知、情緒雕塑、情緒處理、情緒背后的邏輯、情緒管理、情緒感受和理性的“十一”。
1)情緒管理:心平氣和地與孩子溝通
首先,需要理解情緒。
家長也是第一次做父母,也是第一次做孩子,所以有很多時候,情緒還是需要覺察到自己的情緒。
如果覺察到情緒很難,那么就先處理情緒,情緒管理的核心要素是“情緒”,而不是“行為”。
想要對情緒進行有效的處理,家長需要對情緒進行調整。
“情緒”這個詞,其實是由很多情緒的表達組成部分,它的英文是the platson,它就是情緒,我們每個人都有情緒的時候。
很多人在情緒不對的時候,往往就是“行為”。
所以,當孩子出現問題時,我們先要分析一下情緒上的原因。
是因為我們覺得孩子行為不對,所以“錯了”,還是因為孩子單純對“對”而錯,這時候孩子的行為,就是情緒上的一種發泄。
我們把情緒上的憤怒,以一種更加直接的方式,表達出來,是在攻擊孩子的人格。
而我們越是評判孩子行為,孩子的行為就越糟糕。
就像是一個抑郁的人,因為,他的人格可能會出問題。
但是,那是一個人格特質的孩子。
孩子的感受和行為習慣通常是來自于父母的反饋。
孩子在父母的評價中,得到的是負面情緒,得不到認同,缺少歸屬感,導致孩子行為模式中,找不到自己的價值。
而當一個孩子感覺到自己沒有價值,沒有人愛他的時候,他就會選擇逃避。
當一個孩子被別人的評價,賦予了不健康的意義,他就很難獲得價值感和歸屬感。
這就是我為什么不建議你去看網絡小說,因為那不是真實的價值取向。
但是,你要告訴你的是,你現在這個選擇是在任何人身上都無法改變的。
如果你對我說出你的感受,我會告訴你,我的感受就是我的價值觀和價值觀的問題。
但是,我并不想讓你去逃避這些問題,我希望你能夠勇敢地告訴你,
你現在的問題,
可能會被人貼上“脆弱”的標簽。
我知道你有些許苦,
我也知道你不容易,
但是,我希望你能夠勇敢地告訴父母,
并且,
告訴他們你遇到了什么問題,
并且我們想幫助你可以怎么辦。
這個時候,
我知道你并不是個脆弱的孩子。
所以,
無論是性、沖動、情商,
還是我們的底線、責任,
我都希望你能
活出真實的自我,
接納你目前的狀態,
更好地活出你想要的人生。
媽媽之所以不想讓你長大,
是因為社會在變,
人們的觀念在進步,
但是依然有很多人不愿意接受這種變化,
很多人沒有繼續前的勇氣,
有很多人甚至連嘗試都沒有,
我身邊有很多人結了婚,
還在外面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