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孩子說不聽話警察叔叔帶走他們,孩子會撒謊,希望警察叔叔帶走他。
這些話在他小時候可能也聽,但等到他長大之后,還是很難聽得進去。
1、 每個孩子都有撒謊的時候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我有個親戚,孩子就在讀小學二年級,每次都跟他爺爺撒謊說:“今天我有個叔叔來家里,我就要把它們都送走。”
爺爺這個時候并沒有生氣,而是耐心地詢問孩子原因,“如果有人偷你的芭比娃娃,你有什么感受?如果不想吃冰激凌,那么吃冰激凌的時候,你是不是也要把冰激凌也扔掉,等到下次再買好嗎?”
結果是,這孩子明顯有些為自己說謊的行為負責任,雖然沒說什么,但是之后的故事也可以讓孩子慢慢地習慣撒謊的行為。
2、 當孩子第一次說謊時,就要告訴他說謊是不對的
3歲的孩子,謊言越來越多,說謊的頻率越來越高。
那天,我正在書房寫作業,意外地聽見小家伙在房間里跟同學聊天說起了他自創的謊言。
“XX昨天你玩了一個游戲,今天我們一起去了公園。”
“今天看了個恐龍模型,是不是像恐龍一樣,你還記得恐龍?”
“看到公園的時候,小朋友還把它綁在了家里的礦泉水瓶里,現在正在裝著吃。”
“看到這個畫面,孩子真的很想吃啊,就和我們一起去買菜了,這個東西也好好吃,我也很想要,”
“你給爸爸吃的,爸爸想要。”
“你現在就吃點,明天還要給爸爸付錢,你想想看怎么樣”
“我現在很想吃,可是零食也沒吃。”
“如果你可以吃糖,會做很多好吃的,等爸爸長個兒,我們一起分享給爸爸吃”
“現在爸爸可開心啦,多吃了很多好吃的,寶貝在幼兒園也是一樣的,以后媽媽也會開心。”
通過這樣的方式,孩子明白了“一種是討好,一種是不配合,一個是不合作”。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經常被父母吼罵的孩子,真的變得很乖巧,也很聽話,但是突然變得不愛學習了呢?
其實這里面的原因并不是孩子變得貪玩,而是他們開始變得叛逆了,他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不再聽從父母的教育。
其實,如果父母能夠按照孩子的想法去做,那么孩子也不會變得特別聽話。
因為孩子會因為父母的教育而變得特別乖巧,所以當孩子有一天不想聽從父母的教育的時候,孩子可能就會變得特別調皮,所以父母如果想要改變這種情況,那么就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教育方式方法。
孩子太聽話的原因
1、 孩子太懂事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總是希望孩子能夠懂事聽話,所以當孩子在不斷的長大之后,就會變得特別懂事。因為懂事的孩子,他們知道只有懂事的孩子才能夠得到父母的愛,所以他們會主動的去討好身邊的每一個人。
而那些不懂事的孩子,就會特別的懂事,他們總是考慮自己的感受,害怕自己做錯事情,所以他們特別的懂事,因為他們害怕自己父母會變得不要自己。
2、 孩子太懂事
小時候,父母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乖巧懂事,能夠讓自己臉上有光,這樣自己就能夠減輕負擔,所以他們就會對孩子非常的寵溺。因為他們總是會滿足孩子所有的需求,哪怕孩子要什么,都會無條件的滿足他們。
但是在孩子的心里,孩子一直都渴望著父母的愛,只有索取的結果不會長久,他們也會通過其他方式來滿足自己,只是父母會比較注重孩子的內心需求,而忽略了孩子內心的需求。
所以孩子總是不懂事,只有通過這種方式才能讓自己的父母開心,所以孩子從來不懂事,只有通過這種方式才能讓父母高興,讓父母開心。
所以父母不要對孩子有求必應,給孩子提各種要求,讓孩子總是聽從父母的安排,孩子會喪失很多動力,對于父母的要求,他們總是不耐煩,或者對父母的批評沒有反應,慢慢的孩子就會覺得父母對自己的要求太過于苛刻,對自己的愛已經偏離了原有的軌道。
二、孩子沒有責任感
當孩子沒有能力去承擔自己的責任時,就會變得自暴自棄,而父母要做的就是幫孩子去承擔責任。
就比如說當孩子沒有做到洗碗的時候,當孩子沒有寫完作業的時候,當孩子把老師布置的作業撕掉的時候,當孩子作業的題目做錯了的時候,這些小的責任感就會逐漸的開始積壓在孩子的心中,孩子就會覺得學習是給父母學的,父母都做了自己的事情,也就失去了責任感。
這樣的情況下,孩子做什么都會以自我為中心,會習慣性的依賴父母,父母的事情不需要他們去做。在家里沒有規則感的孩子,也會很容易出現拖延的情況,孩子的拖延癥也會越來越嚴重,并且和父母的關系也會變得越來越疏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