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歲孩子不聽話媽媽兇她就哭
孩子:我就要跟你一起走路。
5歲孩子不聽話媽媽吼一句就哭。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6歲孩子不聽話媽媽就說:你看看你這么調皮,我都不知道。
到了10歲,孩子想要自己走路,媽媽:我不要你了。孩子:哇,我不要你了!媽媽:我不要你了,你怎么想我要你的?孩子:我要我的弟弟,我的姐姐。
9歲孩子就這樣,不聽話,媽媽想要他的東西,他就鬧,大聲地哭,哭的氣,媽媽怎么哄都沒用。
相信很多媽媽都經歷過這種情況。
這個階段的孩子會用各種方式來試探
父母是否愿意答應,是否能夠抵擋
自己的欲望。他們總是想用破壞性的行為來達到自己的目的,讓父母不要自己管他們。比如,如果你的孩子把玩具弄壞了,你答應他,他就會高興,如果你說,下次不要這樣做了,他就會很生氣,甚至用摔東西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不滿。
在幼兒園中,孩子的表達能力欠缺,所以會用哭來發泄自己的情緒。
我們就可以利用這種方式來表達他的情緒。
5、父母如何引導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緒?
想讓孩子有自我控制的能力,我們就需要培養他的自我控制能力。
首先,讓孩子知道他自己的情緒。
你可以告訴孩子,他為什么要做出這些行為,他自己哪里做錯了,是因為什么原因導致他生氣,你可以告訴他,你知道他生氣的原因,然后,跟他一起想辦法,而不是責罵他。
然后,在孩子面臨問題的時候,做出一些引導。
比如說孩子在打別的小朋友時,可以告訴他:
“打人不對,是哥哥不對,我們下次避免類似的情況出現。”
或者說:
“打人是不對的,哥哥不應該這樣做?!?/p>
引導孩子學會面對問題、解決問題,而不是出手打人,
這就是最好的表達自己情緒的方式。
04
真正智慧的父母,懂得孩子行為背后的感受
心理學家皮亞杰說:“每個人的嬰兒都是未經宰割的個體,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會在乎它的感受?!?/p>
而真正智慧的父母,懂得接納孩子的情緒,知道孩子內心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他們不會以成人的眼光去衡量孩子的行為,而是允許孩子的情緒,這樣做,孩子才有機會來思考自己的行為是怎樣的。
這一點,是所有父母都不希望看到的。
當孩子真的有情緒的時候,我們可以接納孩子的情緒,不評判,不否定,對孩子的行為進行引導。
比如:
孩子:“我覺得因為你考砸了,我會很傷心,我要對你說,我很愛你,我會很難過,我要關心你?!?/p>
我們可以說:“你對這次沒考好,有什么想法?媽媽相信你一定會很難過?!?/p>
孩子說:“我很生氣,我覺得我很難過?!?/p>
我們可以說:“看到你因為考得這么差,我很失望,我感到很生氣。”
2、不做評價,只說感受。
不要評價孩子的感受,比如“你這次考試沒考好,你一定很難過吧?”或者“我能感覺到你很生氣,因為你考試考砸了?!?/p>
但是不要評價孩子的感受,比如“你這次考試考砸了,你的感受是什么?”
用“我能理解,我知道這對你很難過。”
3、傾聽孩子的感受。
比如,“聽起來你有些不開心。”
孩子就會明白,原來有這么難過。而不是覺得“難過”是不好的。
當孩子的感受被接納時,她就會從情緒中走出來,而不容易生氣、抑郁、憤怒。
從認知上幫助孩子學會情緒管理
1、傾聽孩子的感受
“噢,你好像很想哭啊!”
“我很難受?!?/p>
“你可以哭出來呀!”
“我很難過?!?/p>
“嗯,我現在很不開心?!?/p>
這時候,你可以說,“我有點沮喪?!?/p>
“媽媽也是不開心。”
“可是,你難過了嗎?”
“我很難過?!?/p>
這時候,你就能夠理解孩子,同時也能夠站在孩子的立場上,幫助他正確地表達自己的情緒。
2、面對孩子的負面情緒,做到共情
孩子哭了,有些時候,我們會出現看到他傷心難過,或者他會哭的更厲害的情況,甚至會指責他。這個時候,我們可以通過共情來幫助孩子表達情緒,并且,讓他知道自己當下的情緒就是一種反應,就是一種情緒發泄。
共情可以讓孩子知道自己當下的情緒狀態是什么樣子,也知道自己具體的具體感受是什么,也就能理解孩子的情緒了。
比如,在《小王子》里,狐貍說,所有的成年人都曾經以為自己的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但其實他們都是在同樣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