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不聽話的孩子打耳洞、打手,是家長們每天都要經歷的教育痛。
圖片來源于網絡
可是為什么孩子越打越皮,越打越皮呢?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打孩子越皮,是因為打的不夠厲害。
打孩子總是會傷及孩子的自尊心。
如果孩子的自尊心受挫,覺得自己弱小,沒有能力和勇氣保護自己,便產生了打耳洞的想法。
打耳洞,傷孩子的自尊心。
而且,打耳洞是還擊,雖然打耳洞沒有讓孩子痛上加痛,但是,孩子因為年齡小,沒有能力保護自己,很容易受傷。
所以,打耳洞是不對的。
如果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還不夠強,不能很好地保護自己,那就只能是父母和老師的責罵和懲罰。
所以,“打耳洞”就成了非常不可取的一種了,而且是違法違規行為。
那么,應該怎么教育孩子呢?
孩子為什么會“打耳洞”呢?
1)孩子性別不同
男孩的生理發育會提前到來,而且此時男孩的性別也會提前到了4歲左右,所以,孩子會對男孩的性別有所區分。
所以,這個階段的男孩可能會去找男孩子做朋友,也可能會去打耳洞,他們的身體里有一些激素水平的排泄物,這也是孩子“打耳洞”的一個很重要的階段。
2)自我意識形成
孩子在這個階段會對自己的性別有所意識,會對自己的身體進行比較,也會對別人的身體進行比較。也會對別人的身體進行性別認同,
這都是正常的。
但是孩子自我意識形成的過程,其實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并且需要父母的監督和引導。
同時也會發現自己的一些問題,這個時候,家長一定要加以引導,
一定要明白孩子的這些行為背后的本質是有一些情緒的,也就是
想要去解決這個問題。
這樣的引導往往會讓孩子很難受,因為我們的孩子并不是只有這樣的一種情況,而是會有其他一些行為的表現,家長也要正確引導,一定要找到正確的方法。
2. 愛發脾氣
還有一種比較嚴重的,可能就會把自己跟著家長的情緒發泄出來,
這也是一個很大的誤區,因為有些孩子會因為家長的情緒而突然的發脾氣,甚至開始和家長對著干。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家長就要特別的注意了,一定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能對孩子大吼大叫,
否則只會讓孩子變本加厲。
3. 可以把孩子當成小大人
在遇到孩子發脾氣的情況時,家長可以嘗試著跟孩子做朋友,
試著用朋友的角度來和孩子溝通,
也可以把孩子當成小大人,跟孩子之間建立信任感,這樣也就不會讓孩子發脾氣,而且孩子也會明白,大人可以生氣,但是發脾氣的時候不能解決問題。
作為家長也要不斷學習,
不斷的進步,才能跟上孩子成長的腳步。
4. 可以通過故事書、動畫片來引導孩子
孩子都喜歡聽故事,所以,家長們可以在家里準備一些能講故事的讀物,讓孩子明白,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只要家長用心,對于孩子來說,什么都是好的,但家長一定要記住,
孩子的成長肯定是需要家長的參與,
家長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就是指引方向,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三觀。
只有家長對孩子的三觀保持一個正確的認知,才能在青春期時給予孩子更多的正確的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