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歲孩子不聽話打了幾下晚上發燒了,第二天兒子就不愿去上學了。我的朋友是開了兩種藥,然后給孩子吃,可是都不吃,孩子還是對孩子很無語,最終打了十來天。孩子還是沒有走出陰影,爸爸是擔心的,又擔心孩子發燒,還是不愿意去幼兒園了。
昨天和同事聊到這個話題,他說孩子以前非常聽話,現在不知怎么的就突然變得特別不聽話,很叛逆,上幼兒園后經常和我頂嘴,說什么也不聽,不喜歡跟老師接觸,每天就像在家里面一樣,讓他好好的呆在家里,讓他乖乖的待在幼兒園里,可是現在他好像越來越不聽話了,總是和他爸頂嘴,還說他爸不給他買手機,以后就再也不回家吃飯,也不和爸爸說話了,爸爸媽媽讓他快點,他就到處找,這種現象一直持續了好多年,現在我們也不敢去醫院檢查了,就讓他天天在家吧,等到哪天看到他,他還是會想,再玩一會。
我知道現在的很多父母都很著急,其實孩子玩游戲對他來說是不好的,在父母心中,不健康的游戲對孩子的成長有害,而且游戲本身的樂趣也很重要,所以,我們家長要做的就是允許孩子玩游戲,多花時間陪孩子,給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但是,很多父母給孩子的壓力過大,這也會使孩子出現各種心理問題。
“學霸父母”教不出成績好的孩子,尤其是“學渣”的父母,更加管不住孩子玩游戲,動不動就跟孩子發生沖突,孩子一旦出現“成績差”,就容易受到父母過激行為的影響。
“學霸父母”教不出成績好的孩子,原因就在這里。
正如“青蛙效應”中的青蛙效應,你越是得不到它,它就越是吸引你,進而越是沉迷于你。
就像《小歡喜》中宋倩對喬英子的掌控,就和喬英子媽媽有關。
因為她覺得英子是一個樣樣都好的女孩,所以,對英子的要求是考了個三本。
沒想到,這個三本上的三本才剛剛及格線,最后卻被英子媽媽一怒之下跳了樓,也是因為她的一時沖動,才讓英子差點從窗戶上跳了下來。
正如前文中所說,你對孩子有很多期待,但是這種期待只能是孩子來緩解自己的壓力。如果你的期望太高了,反而會讓孩子覺得壓力過大,而且不利于孩子的成長。
因此,你應該放低自己的期待,不僅僅是成績,更重要的是孩子身心健康。
02 關于“好孩子”:
這個世界上的好孩子很多,但是大部分家長都在扮演著“好家長”的角色。
很多父母認為,只要成績好,其他都可以忽略不計。
于是,成績好就是好孩子,其他的都可以忽略不計。
也有父母認為,“好孩子”的標準定制是單一的,只有成績好,才能獲得父母的愛,才能得到老師的表揚。
還有的父母根本不在乎孩子成績的好壞,覺得只要孩子成績好,其他方面都可以忽略不計。
學習好,其他方面都可以忽略不計,同樣成績好,其他方面也可以忽略不計。
一個孩子,成績優秀,能夠得到老師的喜愛,那不是他應該有的。
家長會說,“學習是給孩子自己學的,還是給老師學的?”
當家長把眼光盯在孩子的成績上時,就會對孩子學習能力的提升,產生懷疑。
孩子沒能好好學習,是因為他們失去了學習的興趣,無法得到知識的力量。
他們在成長過程中,就像一塊失去了定位的“電池”,一直在等待著被修理。
“內驅力”缺失的孩子,就像被催熟的小耗子,早已失去了在學習中的興趣。
03
“內驅力”缺失的孩子,如何才能重新激發孩子的內驅力
1、讓孩子的目標成為孩子的動力
曾經有一個家長跟我說,他的女兒剛上初中,學習成績一直都很好,但是突然有一天,她發現女兒早戀了。
她嚇了一跳,平時乖巧的女兒,竟然早戀了!
她把這件事告訴了朋友,朋友知道后非常生氣,但是她沒有選擇打罵她,而是跟她分析,是不是戀愛會影響到女兒學習?
朋友說,那是因為她平時就很注意培養女兒的責任感,所以她對女兒的早戀情況非常敏感,一旦發現有早戀的苗頭,就會不依不饒地要她把事情弄得很糟。
她選擇了跟女兒好好溝通,讓她明白現在自己的任務就是學習。
而朋友和她說的一番話,讓她徹底放下了心中的執念,接受了孩子早戀這件事,并且引導她如何將這段感情發展成一個優秀的人。
最后,朋友的女兒終于從內心愛上了她,愛上了學習,成績也越來越好,考上了很好的大學。
《小歡喜》里面的學霸英子,是一個讓人羨慕的“別人家的孩子”,在她的媽媽眼中完美無缺。
但其實,最重要的還是我們要讓孩子看到,除了學習以外,其他的價值和意義在這個世界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