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說謊不聽話,別急著生氣,找出原因,因為這是孩子成長中的正常現象。
相信許多家長都知道說謊對孩子的成長不利,只是我們卻用各種各樣的方式來制止,但有些家長是屢教不改,而且屢教不改。今天就來說說,小孩子為什么會說謊?家長該如何引導?
01. 愛說謊的小孩子有啥說謊?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上周末的游樂園,有一個小女孩特別愛說謊。
小女孩帶著自己的兒子去游樂場,兒子見到了家里角落里的玩具,”嘩嘩”地發出,”嘩嘩”地一聲,玩具灑了一地,小男孩見狀也跑過去撿起來。
媽媽卻只說”別哭了,別哭了”。
沒想到小男孩卻說”媽媽不要我,我再也不和你玩了!”
無論當時場景多么溫馨,當孩子一哭,家長們就會自動把孩子抱走。
“子墨,媽媽不喜歡你了!”
孩子看到大人這么說,內心就會有些內疚,覺得自己不夠好。
而面對這樣的情景,家長們更多的是憤怒,然后做出一些妥協。
于是孩子就會學到了,我要自己一個人玩。
孩子會想,如果我不和其他人玩怎么辦?
就不會有這樣的結果,孩子在自閉的狀態下,在很多場合,都不會主動去和別人溝通。
長期的負面情緒累積下來,孩子的社交能力就會變得越來越差。
2、缺乏社交技能
很多家長還是覺得自己家孩子不會表達,就帶著孩子在家中玩。
但其實并不是這樣的,孩子只是不知道該怎么和別人溝通,就像小時候我們不教孩子走路,不教孩子如何說話一樣。
而很多家長帶孩子外出旅游的時候,見到陌生人都會張嘴就問“寶寶會不會叫爸爸媽媽呀?”
這種害羞膽小的性格,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是很容易形成的,因為他們并不知道該如何去表達自己的害羞怯懦。
孩子不能和別人正常溝通,家長的這3句話很管用
當孩子落落大方的和別人打招呼時,我們要告訴孩子不要害羞,要懂得保護自己。
首先我們要告訴孩子要懂得適當的社交禮儀,如果孩子落落大方的和別人打招呼時,家長不要直接告訴孩子說“叫叔叔”“叫阿姨”,這樣不利于孩子建立起與別人的友好關系,也不利于孩子的成長。
我們應該教會孩子一些社交禮儀技巧,比如可以用搶玩具的方式去和其他小朋友進行游戲,通過和其他小朋友的互動,讓孩子明白,要主動的和別人打招呼,團結合作,別人也可以通過這種方式來獲得別人的幫助。
這樣,孩子就會在以后的社交能力中逐漸提高,學會表達和分享。
其次,我們要告訴孩子在不傷害別人的情況下,能夠友好地表達自己,對別人有同理心。
比如,當孩子在小區里玩耍時,一個孩子搶了別的小朋友的玩具,這個孩子看到后,覺得很氣憤,對那個小朋友大吼大叫,并且不認為這是打人是正確的行為。
這樣的行為并不能讓別人受到傷害,反而會讓別人受到傷害,這是所有孩子都會有的。
最后,我們要告訴孩子,社會是有規則的,人與人之間要互相幫助,相互尊重。
我們不能容忍別人被欺負,但是我們可以避免任何一方的不配合。
最后,我們要告訴孩子,欺負人是一種很可恥的行為,讓孩子學會尊敬和保護自己。
04
我們希望孩子勇敢,不做不被欺負的人,我們自己卻懦弱、自卑,這樣的教育是不是對孩子不利?
而且我們也不希望孩子受欺負,如果孩子不受欺負,被欺負,也不愿意讓別人欺負自己,那父母也是不負責任的。
而作為父母,我們應該告訴孩子:
無論是被欺負還是被打,不只是你一個人的事,就連父母也是如此。
不管你,他們只是想欺負你而已,就像面對危險時一樣。
父母需要告訴孩子,被欺負,絕不是忍氣吞聲,忍氣吞聲。
而是要勇敢的說,別怕,要有大人在場。
如果是偶爾被欺負,可以的,但如果經常被欺負,那就要及時告訴父母。
第2點:給孩子樹立榜樣
父母的言行舉止是孩子模仿的對象,父母是孩子的榜樣。
在家里,父母可以主動和孩子講一些故事,如《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小歡喜》,父母和孩子在一起,就知道孩子心里想什么。
也可以做一些具體的情景模擬場景模擬考,如遇到自己心儀的大學同學,或者是會遇到自己不喜歡的老師等。
當父母不高興的時候,去外面旅游或者是指責別人的時候,孩子就能明白一些事情,知道父母不會總是喜歡別人的好。
第3點:幫助孩子學會處理情緒
情緒對于人的影響是非常直接的,當孩子面對負面情緒時,往往不懂得如何處理,這就需要父母去引導孩子學會調節情緒。
當孩子擁有負面情緒時,家長首先要先讓孩子學會調節自己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