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跟老師說孩子不聽話,把我給氣死了,回家直接把孩子摔在了樓道里。
這位父親很生氣,到底是誰的過錯呢?
原來,孩子以前很乖的,成績也不錯,后來他的班主任因為他的成績,開始打電話來投訴。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在電話里,老師知道了孩子考試成績差,讓爸爸回家一定要給老師解釋,可是爸爸覺得打電話影響他考試,直接把兒子丟在了樓道里。
后來,這位爸爸就在兒子的身邊,給老師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也就是說,這位爸爸是因為這件事情和老師發生了爭吵,在兒子的面前抬不起頭來,導致孩子站在樓道里,想要跳下去。
02
另外一個發生在前段時間,也是一件發生在我身邊的事情。
在一個夏天的下午,我們小區公園里,一位女士看到了樓下停放著的車,立刻趕緊帶著兒子來到了樓下。
他帶著兒子去樓下轉了轉,到了附近的一個玩具店,因為兒子正在鬧,這個時候媽媽把車停下來了,但是沒有力氣。
一名女士說:“我兒子平時特別喜歡鬧騰,我八九個小時都在外面站著。我知道這個時候他也不舒服,但是我現在已經把他接過去了,他還是在那里哭。”
最后,這位女士終于給兒子辦理了休學,并且因為他所做的事,真的太讓人揪心了。
“之前,我也在頭條上面發布了一個抑郁癥患者自殺的微博,患者名叫張阿姨,她說了這么多年來看到過很多孩子跳樓,自殺,我也自殺過。”
讓人意外的是,張阿姨也發現了一個很不可思議的現象,孩子離世時她都沒有任何跡象,兒子在5月29日19日晚17:30分結束自己的生命,而她的兒子也在15日22:00鐘之前結束自己的生命。
張阿姨在當地一所大學當老師,對于兒子的教育問題很是重視。
她的兒子是名校畢業,工作穩定,收入頗豐厚,張阿姨的兒子從小就喜歡閱讀,在她的教育下,兒子從小就非常優秀,事業有成,但也十分爭氣。
兒子上高中時,他兒子考了全班第二,她也一直是對兒子說:“你要是考不上大學,就去當兵乓球。”
但她從來沒有表揚過兒子,考上名校并不是她的心愿,而是他為了學習自己付出了太多太多,最后卻沒有得到。
望子成龍的心愿,是沒有辦法實現的,就算勉強孩子當上了一中,對于兒子而言,也未必就是一件好事。
反而讓孩子產生更大的心理壓力,對孩子的學習和成長都是不利的。
每個孩子都有屬于自己的天賦,也有自己的長處。
父母不應該只盯著孩子的成績單,而是應該著重培養孩子的多種能力。
多鼓勵,少批評,幫助孩子建立自信
如果孩子沒考好,家長批評指責只會讓他們對學習更加失去興趣。
看到孩子的成績單后,家長也不要忘記了與孩子進行鼓勵。
首先要讓孩子明白,每個人的能力都是不同的,只有完全相同的人,才可能在爭奪高分。
在試卷上建立信心,讓孩子們更加了解自己,同時也讓他們學會努力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的不足,進而改善。
孩子的學習成績也是一樣的道理。
如果孩子的學習成績一直達不到理想的水平,家長會感到失望,也會對孩子感到失望,覺得孩子就是“懶”“笨”,這也是孩子在失望之后的無奈。
孩子成績不理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最重要的是孩子在學習過程中培養的習慣和心態。
●從細節入手
作為家長要多觀察孩子的行為習慣和心理狀態,發現孩子的興趣點,比如孩子在興趣班學圍棋時,發現他很喜歡的卻沒有學起來。所以,家長要注重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孩子小的時候,家長要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孩子進入小學后,會很認真聽課,認真做好作業,做事踏實認真,為人謙虛,家長要為孩子在小學階段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建立他的自信心。
● 鼓勵孩子交朋友
人都有自己的朋友圈,孩子也不例外。
家長在培養孩子交朋友的時候,首先要鼓勵孩子的興趣,讓孩子有自己的朋友圈。
家長要學會與孩子一起分享自己的故事,幫助孩子增加話題。在分享的過程中,要注意孩子的興趣點,例如:某個孩子擅長畫畫,家長就可以嘗試引導孩子把他感興趣的東西畫出來,并且隨時隨地大小便。
其實在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的時候,家長可以先從“如何開始”開始,慢慢培養起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并且是鼓勵和引導孩子多說話。
3 性格是孩子未來成功的保障
孩子性格不同,這個世界上的成功人士,都是性格開朗、自信陽光的,
他們的工作的時間也是在學校里,所以一定要讓孩子能夠慢慢地適應環境,慢慢地融入社會。
所以家長們在平時可以多帶孩子進行一些性格活潑開朗,善于交際活動,勇于表達自己的性格和脾氣的過程中,孩子就可以從成功人士的故事中得到經驗和技巧,更加懂得如何應對生活中的種種意外情況,在以后在生活里也會從容不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