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歲寶寶叛逆期
兩歲左右的寶寶處于人生的第一個叛逆期。有時他會堅持自己的想法,不滿足就大哭大鬧,甚至滿地打滾。
在外人看來,這是寶寶叛逆期的階段性表現,但這個時期的寶寶叛逆的表現卻可以讓很多人大吃一驚。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對此,寶寶的叛逆期與一歲半到兩歲期間是不同的。兩歲前的寶寶大部分時間都在父母的呵護之下,對父母的依賴度較高,兩歲后寶寶的叛逆則會逐漸消退。
這個時候,寶寶的脾氣會變得非常急躁,
并且哭鬧的頻率也會比其他寶寶要高,不過叛逆期可不能用孩子的哭鬧來滿足。
3歲到四歲是寶寶的第一個叛逆期,家長不要以為這是孩子在成長的表現,
其實這是孩子成長的一個重要時期,因為這個時期的孩子總是喜歡說不,而且容易受影響。
1、不尊重他人
小美在與小美做生意時,小美在一次逛超市時,小美買了一袋糖果給小美,小美并沒有在意,等到后來小美說小美不喜歡她時,小美說:“你吃吧。”小美說:“不行,我不喜歡吃。”小美說:“好。”
可是小美在吃了之后,變得高興不起來,她還在賣自食,小美媽媽覺得很疑惑,為什么會這樣,難道小美腸胃不好嗎?為什么不吃呢?后來小美媽媽給小美買了一些小精致的食食,她吃完之后,才發現小美已經停止了不開心的情緒。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發現,小美媽媽為了鼓勵孩子的健康飲食習慣,每次給小美買東西時都會跟小美說:“這個今天家里已經有了很多了,還有很多好吃的。”
久而久之,小美媽媽不再每天給小美買各種各樣的好吃的了,小美媽媽就不再在乎這些了,甚至還會特意跟小美說:“寶貝,你有什么想吃的,跟媽媽說,媽媽都會盡量給你做到。”
其實小美媽媽這樣的做法是錯誤的,把“愛吃”和“不好吃”的概念掛在嘴上,是在否認孩子的情緒,并沒有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去思考,這樣的做法是非常不正確的,即使孩子是在幼兒園里吃飽了,但是他的心理上依然是沒有安全感的,處于完全封閉的狀態。
這樣的事情經常出現在校園里,很多孩子的安全感就是來源于小時候家長在孩子心目中的印象,如果孩子在小時候就有安全感,在家庭中,小美認為自己就是個可愛的孩子,在學校里,同學之間相處得很好,即使在學校里發生了矛盾,也會有父母出面解決。
反之,如果孩子的父母平時對孩子漠不關心,孩子的心理上就會出現問題,性格也會變得孤僻,自卑,
到了青春期以后,孩子們都將很難融入社會生活,和同伴們打成一片,如果孩子被欺負了,那孩子內心也會感到很受傷害,不敢和人說話,變得孤僻,這對孩子的未來是非常不利的。
如何減少孩子被欺負的次數
讓孩子學會在被欺負時保護自己
當孩子被欺負時,父母要讓孩子學會在自己的身上找原因,這是讓孩子變得更加獨立的一種方式。父母要在孩子受到欺負時給予安慰和幫助,不能讓孩子陷入困境。
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也發現,現在孩子確實很膽小,不敢和別人講真話,因為他們害怕在父母那里被打。如果孩子受了委屈,就會回到家里來向父母訴說,不敢跟父母講,這時父母要告訴孩子,
在學校要學會和同學友好相處,告訴孩子,如果遇到對方是你的好朋友,你會怎么做?
你也可以告訴孩子,
“如果你被欺負了,一定不要害怕,我們就和你的好朋友說,我們會幫助你,如果不行,就多找老師,還可以給老師寫信,尋求幫助,或者讓孩子第二天去學校,自己跟自己的好朋友說。”
可是我告訴孩子,“其實,你并不是真的想欺負別人,而是不知道如何和好朋友溝通,如果你想表達,請你在心里告訴自己,自己的想法是不成熟的,你是一個會說實話的孩子,不要害怕把事情搞砸。”
心理學家馬丁·賽利斯格曼說:
“生活中有很多暴力是暴力的前奏,我們也可以把它視為人生的凈土。”
在紛繁復雜的社會中,暴力溝通是一種很常見的表達方式,但這個方式卻被很多人所熟知。
在綜藝節目《中餐廳》中,黃磊就曾有過這樣的一段對話:
女兒思凝的成績一直不錯,但她總是因為記不住作業而苦惱。
有一次,思凝的數學考試成績不太理想,回家后她心情低落,不愿意和爸爸說話,于是爸爸就把她叫到餐桌上,說:“思凝,你覺得你記住這次的成績好壞,主要歸功于你平時對自己的學習態度認真,所以爸爸在這次期末考試中應該不會錯吧?”
思凝眼眶里點點頭,說:“但是我真的很不想說,如果下次我考不好了,我該怎么辦?”
父親看著女兒突然和自己說:“思凝,這次你要是考砸了,你會難過嗎?”
女兒氣呼呼的說:“肯定會難過啊!”
父親聽到女兒的話,剎那間覺得釋然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