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期三歲的孩子會叛逆,會不聽話,甚至不聽父母的話。很多家長都很頭疼,說:“ 你這個孩子怎么就不聽話呢,說幾句,就會沖你大喊大叫。”
叛逆期的孩子到底怎么回事?不想學習,不想做父母的監督,甚至不愿與父母交流。
面對這個階段的孩子,家長要做的就是多和孩子交流,細心觀察。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為什么會出現“叛逆期”?
因為孩子到了十二、三歲的時候,自我意識就初步形成了,是他們成長的一個標志。進入到一個自主意識飛速發展的階段。他們不再像小時候那樣什么都對父母言聽計從,凡事都喜歡自己動手,還特別倔強,做事情也往往沒有耐心。
叛逆期的孩子,最需要的是理解和關愛
。我們要理解孩子,耐心的跟他溝通,尤其是面對這些問題。
首先,
要想一想為什么孩子會這樣,我們對待這些問題的態度和方法,是否真的給孩子傳遞了錯誤的信息?
比如說,在孩子犯錯的時候,我們最常用的是訓斥、盤問和打罵,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會讓孩子聽話呢?
01
你要先理解孩子
什么原因導致孩子“不聽話”
1、家長心態的變化
由于家長的心態和心態的變化,對孩子的教育方式也會發生變化。家長的心態往往直接影響到孩子,心態直接影響了孩子對問題的態度。
在與孩子溝通時,父母的心態和心態也會發生變化。
有些家長看到孩子犯錯了,第一反應就是責罵孩子,甚至動手打孩子,這樣做不僅會傷害到孩子的自尊心,還會讓孩子覺得家長是討厭自己,從而破罐子破摔。
而有些家長則是發現了孩子的優點,并且還利用賞識教育,激發起孩子學習的動力。孩子感受到了家長的接納和信任,并且有了改變,從而有了改變。
2、尊重孩子的想法
在和孩子溝通過程中,家長不要只是簡單粗暴的對孩子說教,而是要平等地對待孩子,多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這樣能夠幫助孩子在面對生活中更好的體驗。
比如孩子不喜歡音樂學習,可以聽聽孩子的想法,通過孩子的想法,去引導他,讓孩子從中選擇自己喜歡的音樂學習,這樣才能培養出孩子對音樂的興趣。
3、以身作則
家長要以身作則,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家長自己要先做到,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家長如果想讓孩子學習不守規矩,那么家長也要以身作則,自己先要守規矩,這樣孩子才會和家長共同進步。
所以,家長平時在家要給孩子做好榜樣,自己首先不能撒謊,如果家長整天手機不離手,無論工作多忙,都不抽出時間來陪陪孩子,這樣也會影響到孩子,也會影響到親子關系。
結語
好的父母都是學出來的,優秀的孩子都是夸出來的。那些“別人家的孩子”身上又是有哪些優點呢?作為家長,如何才能培養出一個優秀的孩子呢?這就要從現在開始學習,努力培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