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對待叛逆期的孩子?在這里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下:
每個叛逆期孩子的背后,一定都有一個問題家庭,那個只為你指明方向的爸爸媽媽。
每個叛逆期的孩子,都是叛逆期的種子。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過去,爸爸媽媽只是說說而已,當孩子慢慢長大,發現父母只是說說而已。
而這個時期的孩子,已經擁有了獨立的意識。開始對父母的話不那么認同。
在這段時期里,孩子會有很強烈的自我意識。
他們會覺得:我也是獨立的個體,我應該有自己的思想,也可以有自己的空間,當孩子的想法和自己的不一樣時,父母會覺得孩子叛逆。
而孩子的自我意識一旦覺醒,就會強烈地反對父母的教育。
所以,父母覺得孩子叛逆,很可能是自己從小沒有和自己相處過,沒有給孩子足夠的陪伴和愛。
比如:
父母不和孩子交流,就會導致孩子關上房門,認為父母不理解自己,不夠愛自己,不關心自己。
這種情緒下,孩子就會覺得,自己不被愛,甚至還會認為自己不值得被愛,從而會導致孩子產生強烈的自我懷疑和自我否定的心理。
教育家蒙臺梭利說:“每個孩子都是一顆種子,只不過每個人的花期不同。
有的花,一開始就會很燦爛,然后一段時間就會很萎靡,但是有的花,需要漫長的等待。
當我們看著一棵小樹苗逐漸茁壯成長,我們會欣喜若狂;
但是當它長成參天大樹的時候,無論怎樣,我們都要欣喜若狂。”
孩子的未來身高,取決于父母的身高。
父母的身高決定孩子的人生格局,決定孩子的高度。
要想孩子有出息,我們的父母要從以下4個方面努力。
01
父母更要懂得管教
正如美國《今日心理學》雜志曾經刊登過一篇文章中提到的那樣:
“父母與孩子的關系,影響孩子一生的性格和命運。”
如果孩子與父母的關系融洽,那他們一生都不會犯罪,也不會抑郁。
只有在有愛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才會擁有自信、樂觀、積極的人生。
反之,如果父母關系緊張,孩子容易緊張、焦慮、憤怒,也會影響到孩子的情緒。
心理學上的研究表明:父母的壞脾氣,與孩子的心理健康息息相關。
長期的情緒壓抑,會影響到孩子的行為、認知、情緒
等方面,甚至是生理,以及對世界的認知。
經常責罵孩子,孩子的情緒淤泥,久而久之,容易抑郁。
不自信,心理健康
綜藝節目《超級育兒師》中,有一個女孩叫亮亮,從小被父母否定打罵,連基本的信任都沒有。
在父母眼里,她還是個孩子,做什么都要按父母的要求,不能有自己的看法。
父母從來不愿聽見她說不,哪怕她有一些不對的地方,父母也會打罵她。
亮亮的性格,在父母的吼叫中,逐漸變得越來越沉默,內心對父母充滿戒備。
父母的打罵,成了亮亮的仇恨,最近一年多的時間,亮亮變得異常沉默,不愿意和父母交流。
亮亮的父母為了改善亮亮的情況,嘗試了各種各樣的方法,都不知道能不能改善。
后來,亮亮的父母也終于把亮亮送到了醫院精神科求醫。
其實,亮亮的情況,并不是個例。
像亮亮這么大的孩子,居然出現心理問題都是有跡可循的。
心理學家發現,孩子的每個"不對勁”背后,都隱藏著一個不為人知的秘密。
當孩子的叛逆,在父母這里,其實是孩子在成長中的“求救信號"。
孩子希望自己被理解,被尊重,被包容,而當孩子感覺自己被尊重、被理解、被接納時,他就會做出改變。
所以,當我們發現孩子有"不對勁”時,不要立刻沖孩子發火。
而是要把孩子當成一個平等的對象,多聽他的傾訴,給他正面的引導,學會反思自己,告訴他:"你這樣下去,是不是因為內心有自卑和愧疚的感覺?"
這個時候,孩子就會覺得你是理解他的,你們可以一起討論,制定規則,共同努力,從而更好的提升孩子的自控力。
做到這一點,其實是很困難的,甚至很多父母做不到。但這其實是需要我們自己通過一些方法,不斷的實踐,不斷地調整。
所以,如果您有更好的方法,歡迎您和我們一起分享,我們一起努力,幫助孩子更好的進步。
我是吳爸,家有小魔王,我陪你一起成長!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