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不聽話不打不罵,講道理不管用,難道身為父母,不知道自己的方法是不是有效?
很多時候,看到自己的孩子不聽話,自己也會氣不打一處來,忍不住就打孩子。
為什么孩子不聽話,父母也氣不打一處來?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一、為什么聽話的孩子,往往更受打?
為什么一個孩子,有時候會被打,有時候卻不被打?
1、幼童時沒有被父母打,長大后也會忍氣吞聲。
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就是通過“打”來建立的。孩子從3歲開始,便會通過“打”來了解世界。孩子3歲時,便會開始學習說話、走路,甚至會說些外語。當孩子3歲時,會使用各種語言,若是父母不加以引導,孩子便會說話越來越少。若是等到孩子3歲時,還不會說話時,父母才發現孩子已經語言“萎縮”了。
西班牙著名的教育家阿爾伯特·埃拉德,提出了“0~7 歲兒童全面發展的早期體罰制度”,并且用這種方法來改善兒童的一些行為。
通過以下3個月的教育,可見孩子已經能夠從最初的言語失誤中,長時間地集中注意力,并且出現大量的重復、錯誤和刻板動作,通過行為訓練進行康復訓練,并且會主動自發地重復/改變其行為。
在接下來的4個月中,這位母親驚奇地發現,他的孩子真的越長越大,而且越聰明伶俐。她這才第一次發現了問題,也明白了“學習無用論”的道理,便開始慢慢把注意力從孩子身上轉移到了其他方面。孩子的“學習無用論”被深深地印證了出來。
02
腦科學研究證明,長期強化訓練,可以改變大腦神經元結構
研究發現,人的大腦分為上下腦區,上層腦,下層腦和上層腦,前額葉是其中最活躍的,其次是負責思考和解決問題的。下面這兩個腦區發展起來才是最不靈活的,最終會受到影響。
當孩子在學習上遇到困難的時候,很容易出現放棄的狀態,此時如果父母再給予鼓勵和引導,會發現更能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積極的心態。
當孩子擁有一顆積極向上的心的時候,他們自然就會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之中,并且在學習中取得進步。
所以,父母的表揚和鼓勵會讓孩子對學習不再抵觸,對待學習的積極態度也會更加積極。
2、注重孩子內驅力的培養
現如今,很多孩子都缺乏內驅力,父母給孩子報了很多輔導班,但是孩子卻不想學了。
其實,孩子的內驅力是很弱的,一旦沒有了外力,孩子的學習就會像開盲盒一樣,遇到困難,就想逃避,學習態度就會變得懶散。
父母在對待孩子的學習方面不要太焦慮,要注重培養孩子的內驅力。
3、控制孩子的“玩”
“玩”這件事,完全可以理解,但是要控制孩子的“玩”,并不是一味地放縱孩子。
只有控制孩子玩的時間,才能讓孩子把控好玩的度,才能讓孩子更好地學習。
“玩”這件事,說難懂也不難,說不難,就是需要家長有足夠的耐心和智慧。
引導孩子合理分配玩與學習的時間,家長需要和孩子一起把握住孩子玩的天性,讓孩子學會規劃玩的時間。
一個控制玩耍的時間的家庭,才能讓孩子更好地成長。
-END-
策劃:M T
作者:問心淺笑
編輯:雪梨
設計:多納
(文中部分圖片均來源于網絡,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