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期姐姐
一個家庭最大的災難就是失去了他的希望。
一個家庭,一直在扮演“老師的好幫手”,一個姐姐變成了妹妹。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姐姐學習努力,跟弟弟相處融洽。
但是他卻開始叛逆了。
說不聽,就算頂嘴,他也只能妥協。
但姐姐也算是學霸,明明學習成績很好,總是得第一。
還拿姐姐做例子。
有一次姐姐假裝摔壞筆,明明聽見了,把筆摔在地上。
姐姐在旁邊教訓了半天,他也不哭不鬧,依然默默地做自己的事情。
姐姐看不下去,提醒他,可他就是不聽,還把姐姐罵得窩囊廢。
后來姐姐檢查他的作業,發現他鉛筆盒里的橡皮,幾乎全都是亂七八糟的。
姐姐生氣了,提醒他:“怎么回事啊,削筆是不對的,要知道有些亂七八糟的東西,別人聽不懂。”
可是他還是改不了。
姐姐拉著他的手說:“你要是不認真,就會有更多的橡皮擦掉,容易被人盯著,所以你也要認真聽講?!?/p>
結果,他居然很爽快的把鉛筆盒里的橡皮擦掉了。
搞定了這些壞毛病,爸爸媽媽媽再也不敢再這么教訓斥他了。
分析:
因為孩子覺得自己的鉛筆掉了,所以在老師面前不敢說話,只能默默的低著頭不說話。
其實這種做法很危險。因為孩子這樣做,就是在用一種回避的方式來保護自己。他就想用這種方式獲取父母對他的關注,他希望獲得父母的認可,來減輕自己內心的壓力。
孩子之所以會有這么大的問題,并不是說他以后會不認真上課了,而是他在用這種方式來保護自己。
想要孩子改掉這些問題,就需要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長,改變我們的教育方式,幫孩子改掉壞習慣。
方法一:傾聽,成為孩子的傾聽者,給予孩子充分的時間與空間
孩子對世界有著天然的好奇心,我們很難去了解他們的思想,理解他們所思所想。
有些父母忙于工作,忽視了孩子的成長,把孩子交給老人照料,父母的責任完全交給老人,導致孩子與父母缺乏溝通,沒有親子互動的體驗。
這樣的孩子長大后,大多會有自我中心現象,不喜歡與人交流,缺乏自信心,更傾向于只有在別人面前表現出得體的行為。
我們要學會傾聽孩子的心聲,理解孩子不同于成人的想法。
3、以身作則,放下手機和工作,多陪伴孩子
孩子總是手機上癮,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缺少父母的陪伴。
在孩子年紀小的時候,他們的情感需求是非常強烈的,如果父母長時間地沉迷于手機,孩子也會對手機產生強烈的渴望。
所以,我們父母減少在孩子面前玩手機的時間,多陪孩子玩一些戶外運動,這樣才能讓孩子遠離手機,
我們要多與孩子互動,當孩子有需要的時候,才會主動地與父母互動。
4、在孩子玩手機前,幫孩子養成閱讀的好習慣
《父母的語言》
中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我們的行為會影響孩子的大腦,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到孩子。
所以,當孩子喜歡上玩手機時,父母應該先放下手機,陪著孩子一起閱讀。
從小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有助于孩子智力的開發,并且能夠讓孩子專注于一件事情,長大后也會表現得更優秀。
還可以陪孩子一起做家務,讓孩子的大腦神經鏈接好,讓孩子更加集中注意力。
那么,什么是讓孩子愛上學習呢?
1、游戲是孩子的愛好
其實學習也是孩子的愛好,游戲的世界是孩子與生俱來的。
人的本性就是追逐打鬧,所以,孩子總是喜歡打鬧,所以我們可以和孩子一起玩這種游戲,比如,我們和孩子一起做打球,一起畫畫,一起玩紙牌,或者一起去看話劇等等。
2、游戲是孩子的愛好,對于孩子的心理來說,更是如此
孩子玩游戲的時候,有的孩子顯得很興奮,而有些的孩子卻顯得很淡定。
當然,對于這些孩子來說,在玩耍的過程中會產生很多的快樂,他們對于自己不懂的知識點,更加渴望去了解,也更加愿意去嘗試。
在游戲中,孩子不僅可以結交到很多的好朋友,還可以在游戲中獲得對于生活中自己想象不到的好奇心,這些會促使他們產生學習的動力,但是很多家長在為孩子學習而苦惱的時候,卻沒有想過這種學習的樂趣。
三、沒有培養出孩子學習的興趣
當孩子有了自己的興趣之后,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就會變得更加積極主動,更加主動。而這也會進一步讓孩子在學習中增強自己的求知欲和探索欲。
所以,當孩子有著自己的興趣愛好的時候,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也會更加的專注,在遇到問題的時候也會主動思考。
三、正確的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會有很多的問題,有些孩子可能對于學習的概念并不太明白,所以在學習的時候會覺得枯燥無味,甚至會產生厭煩的心理,因此家長要讓孩子知道學習是有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