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歲的男孩是叛逆期嗎?
其實這個男孩之所以會叛逆,除了因為他的媽媽不會和他說話,還有一點,他覺得不舒服。
他和媽媽說媽媽,我們班里有個女生談戀愛,媽媽知道后,就站在旁邊,本來站在旁邊的兒子,就認為媽媽會因此討厭他。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沒想到,媽媽說:“你先把心思放在學習上,不要早戀。”
男孩卻說:“我先寫作業,再看會兒書。”
媽媽說:“就這一會兒,看把心思用在學習上,一會兒就關掉去寫作業。”
孩子說:“好吧,我同意了。”
媽媽說:“既然如此,那就先把學習搞好了再說。”
過了一會,孩子說:“媽媽,我這次數學沒考好,對不起,對不起,我不該對你生氣。”
媽媽說:“對不起,媽媽不該罵你。”
孩子還是非常高興,說:“嗯,我知道錯了。”
這件事就這樣化解了。
如果媽媽是一個成年人,可能會有工作不順的情緒,也可能有脾氣暴躁的,但是媽媽覺得無論如何都要給孩子一個認錯的機會。
我認為,如果媽媽能夠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感受,接納孩子的情緒,他就會主動承擔這個后果。
孩子玩游戲輸了,他可以贏了,他這個時候需要的就是承擔責任,這個后果就不用承擔了。
孩子受挫以后,他會思考:“我是不是一個失敗者?是不是一個被批評的人?”
下一次他在學習上遇到挫折,他還能不能及時獲得支持?這個時候,他會覺得“如果我不愿意,那我就是一個失敗者”。
我覺得這也是很多孩子輸不起的原因,其實,我們的孩子跟我們有很大的區別。
我們太忙,孩子沒有足夠的時間去培養他的這方面的能力。
我們會發現,這個時候,我們無論孩子干什么,我們都全力以赴,去幫他完成。
不管他干什么,我們都不干涉,當然也不提醒。
那么孩子就會慢慢自己去探索,去發現。
他將來可能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將來的生活也會成為他的樣子。
家長的過度的包辦,造成孩子的依賴,依賴,甚至成了孩子的性格。
李玫瑾教授曾說過:“孩子的問題往往是成年人造就的,孩子的每種心理或行為問題,一定和父母的行為有關,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關。”
孩子的人生道路,其實是父母的,這三觀和教育方式,才是孩子最終的鎧甲。
愿你我都能做一個合格的父母,用愛的方式,陪伴孩子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