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期女拒嫁對象:人生就像一場徒步
01
女兒青春期叛逆期在高二下學期開始,作為母親,也特別焦慮,總怕孩子惹出什么禍,經常為此睡不著覺。而且,女兒還小,還不是很懂事,但女兒的叛逆讓她無所適從。
女兒上高二下學期,開始斷斷續續不去學校,上課昏昏沉沉,不做作業,玩手機。一叫她去上學,她就說自己頭疼,要媽媽陪她。作業經常拖到很晚。
二
女兒在班里成績倒數,上課睡覺,作業也不做,有時候能到凌晨一兩點,后來班主任提醒,女兒才說不想上學了。
01
1
不想做作業是常態
我女兒從小就喜歡看電視,以前從來不讓她看,也不看,也不讓她看。她只知道看電視,玩手機,也不怎么看書。
她喜歡在我旁邊看電視,我去陪她的時候,她看漫畫書,我在旁邊看書。她寫作業也很認真,我就讓她把自己看電視的時間、閱讀的時間,都寫完了。
我有時候也會趁女兒睡覺的時候,偷偷出去看,結果回來的時候,發現她眼睛都不眨一下,彎腰在桌子上玩手機。
我們都要去管束孩子,不要用成人的眼光來盯著他,我們的一言一行都要去示范給孩子看,只有我們自己成為一個有品質的人,我們的一個人才能成為一個有品質的人。
二、想培養一個自覺的孩子,家長得做好這三點
1. 教育方式要溫和
很多家長是用嚴厲的態度去教育孩子,我們的語氣,語言讓孩子敏感脆弱,長期用嚴厲的態度去教育孩子,容易讓孩子形成膽怯、畏縮、自卑、膽小的性格,當孩子有這些表現的時候,家長不要大吼大叫,要溫柔且堅定地說出來,比如:“因為你以前沒有好好讀書,現在讀了大學也不想讀書了,你覺得對不對?”孩子可能會回答“嗯”,同時給孩子一個很肯定的眼神,或者點點頭,給孩子一個擁抱,然后讓孩子繼續前進,這就讓孩子覺得自己是有力量的,讓孩子重新找回自信。
2. 不向孩子提學習要求
有些家長,自己學習好了,孩子就會驕傲,告訴孩子說,“你看,我已經給你說過多少次了,你怎么就不聽呢?”這樣會使孩子感到很大的壓力,很容易產生厭學情緒。
有些家長看到孩子學習成績下降,就會對孩子提要求,但是,孩子很少會主動學習。其實,這里面的原因很可能是因為他們沒有找到自我認同感。這些孩子他們在小時候,總是希望能夠得到別人的認同,尤其是來自爸爸媽媽的。如果父母不能及時感知到孩子的這些需求,孩子的這些需求就無法得到滿足。
當孩子的這些需求無法得到滿足的時候,孩子就會從其他途徑去尋找,比如沉迷網絡、手機游戲等等。從而沉迷手機。
第三種,尋求過度沉迷網絡的孩子。
這些孩子往往在生活中缺乏安全感,在學校里面會被欺負,老師也不喜歡他。或者是一些孩子不知道為什么而沉迷手機,覺得手機才是他的爸爸媽媽媽的孩子,其他人都不喜歡他。這些孩子可能在學習上存在著一些困難,因為父母對自己的要求過于嚴格,沒有顧及到自己的感受。或者是父母忙于自己的工作,沒有時間陪伴孩子,或者是孩子想通過手機尋找放松的對象。
那么,沉迷于網絡游戲對孩子有哪些危害呢?
影響孩子的成長
網絡游戲能夠快速的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并且在這個過程中會得到很多收獲。所以,孩子們會在網絡游戲中得到很多的滿足。但是,孩子的成長需要滿足的是各種各樣的需求,包括對外界的好奇心,成就感,歸屬感,成就感,歸屬感。在游戲中,他能夠滿足孩子的這種心理需求。
所以,在游戲中,成就感可以快速的滿足孩子的這種需求。如果孩子在生活中,家長對他的控制太多,而當他在虛擬世界中得到滿足的時候,就很容易沉迷于網絡游戲。
孩子在現實生活中得不到成就感,就會在網絡中找到了滿足感,一旦回到現實生活中,孩子的成就感就會大量的從游戲中流失。
3. 家長對孩子的管理太嚴格
中國的父母常常會把自己家的孩子強行對子女進行監督,這種父母對孩子的管理太嚴格了,根本沒有把孩子當成自己的孩子來對待。
有些家長總是對孩子說“你要是怎樣怎樣怎樣就好了”。當孩子的表現沒有達到家長的期望時,家長就會很失望,甚至會動用暴力來懲罰孩子。
對孩子的成長來說,嚴厲的對待比暴力的管教更有說服力。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一定要使用一種公正、平和的態度,在這種氛圍中,孩子才能健康成長。
而在這種氛圍中成長的孩子,因為得到了父母的尊重,感受到了被接納,就會在父母的教育中找到適合自己的節奏。
2)父母對孩子進行教育的方式
有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喜歡用暴力的方式來解決問題,比如說,父母會經常吵架。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