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現叛逆期如何解決?孩子出現叛逆期的原因是什么?當孩子處在叛逆期的時候,家長應該如何應對?
叛逆期如何應對?這是許多家長在面臨孩子叛逆期時,在現階段應該如何做的事情,當發現孩子出現叛逆的情況時,家長應該如何處理?
1、首先要清楚孩子出現叛逆行為的原因。
叛逆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必經階段,是孩子心理成長中的正常現象。家長不要一味地將目光投向成績而忽視孩子的心理健康。對孩子的叛逆行為進行正確的引導和教育,幫助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
2、青少年期的孩子往往處于心理叛逆期。
青少年的心理上的成熟度相對較低,面對來自社會、學校和家庭的雙重壓力,他們很容易產生強烈的叛逆情緒,時常在情緒化的狀態下做出一些過激的行為,容易釀成大錯。家長需要給孩子指出心理健康的范疇,以便引導孩子正確的認識自己的行為,從而避免他們誤入歧途。
3、家長需要明確自己與孩子之間的界限。
青春期的孩子有自己的獨立思想和自我意識,但這一時期的孩子自尊心很強,所以,他們更加愿意與同齡人分享自己的內心世界,而不是讓家長自己主動去了解。家長在與孩子進行溝通的時候需要引導孩子明白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如果家長過于強勢,那么孩子就會從內心產生強烈的逆反心理,不能直面家長的問題,也不愿意和家長一起分享自己的內心。
4、換位思考。
與孩子溝通的時候也要換位思考,如果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只用傳統的“命令”、“強制”的方式,那么,就會讓孩子產生叛逆的心理,也就很難和家長進行有效溝通了。因此,家長在與孩子溝通時,不妨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多從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家長要做孩子的“知心朋友”,溝通起來也會更加輕松。
5、交換角色。
很多家長習慣性地和孩子溝通,一開始就變成了交換角色。家長會覺得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是權威,孩子則是小朋友,所以家長在和孩子溝通時,不妨變換一下角色,從孩子的角度出發,將孩子放在和自己同等的地位,這樣一來,孩子更愿意聽家長的話。家長要學會和孩子交朋友,平等地和孩子進行交流溝通,孩子在家長這里有什么想法、看法,家長都應該盡量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不要一味地將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孩子的身上,也不要對孩子提出過高的要求。
家長要以身作則,給孩子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
6、和孩子一起制定目標
孩子如果沉迷于游戲,不妨和孩子一起制定一個短期的目標,比如說一周之內要做多少個計劃,每次要多少時間,做完什么事情之后有多少時間可以自由支配。讓孩子規劃出自己的時間,并嚴格遵守執行。
這樣,當孩子面對游戲時就不會輕易地被電子產品所吸引,而是有選擇性的去玩,不會被功利性的吸引。
而且,孩子在玩游戲的過程中會收獲很多生活中遇見的小伙伴,有共同的話題,接觸更多的朋友,這也會進一步提升孩子對于手機的自控力。
“國民才女”武亦姝的父親武亦姝的父親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她的父親嗜考觀,見到什么書就看什么,一回家就捧著書在那里翻看。她的母親非常重視她的閱讀習慣,每天晚飯后,全家人都會各自捧著一本書,閑暇之時不時翻看,起她的書。
在武亦姝小時候,她經常和孩子一起玩一些詩詞的游戲,在書籍中不知不覺的獲得了知識的豐盈。
她的父母在家里從來不玩手機,每天晚上她都會學到深夜,最后還說“我要成為像你們這樣的人,要像你們那樣的人一樣”。
所以武亦姝的父母對待孩子的教育有著極為認真而又一心一意的態度,在孩子的身上,他們表現出來的方式也是如此,父母在孩子面前做到言行一致,有良好的言行舉止,自然能培養出來優秀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