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青春期叛逆幾年后,在我們的家庭教育中,很多父母都對青春期的孩子難以理解。比如,為什么一向乖巧的孩子不聽話,愛和父母對著干?難道真的是孩子們真的進入了青春期,才會出現叛逆期?但實際上,你讓孩子做什么,孩子不聽,家長還不明白,而叛逆的孩子就是在以這種方式向父母說“我長大了”。
可實際上,孩子的叛逆是孩子成長的標志,這時候的他們很難接受大人的輕視和批評,不愿意被父母重視。
事實上,經過孩子的多次嘗試和自我認識,孩子就會對父母的教育有了“免疫力”。
在很多家長看來,總覺得孩子還小,習慣性的“和顏悅色”往往更加容易培養。
可實際上,此時的他們正在經歷一個重要的發展階段——“第二反抗期”(6-8歲)。
在這一時期,孩子會強烈地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是獨立的,能夠自己做決定,開始爭取自己的權利,不喜歡別人替他做決定,哪怕這種想法有時是錯誤的,或者不正確的,也會被家長認定為是錯誤的。
如果家長不及時制止,任其發展,以后會更多,將會是一個社會的大麻煩。
這個時期,家長要做的就是幫助孩子克服困難,鼓勵孩子,教會孩子如何與人交往,并且要讓孩子懂得與他人交往的分寸,讓孩子知道,什么是值得交往的,什么是不應該交往的。
孩子進入“第二反抗期”,就要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學會尊重人。
在這一時期,孩子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已經慢慢形成,對于世界的認知已經由父母、老師、同學。這個時候,父母一定要適當地引導,切記不要用簡單粗暴的方法去壓制孩子,或者直接沒收孩子的手機。
這個階段,家長要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往好的一面去看,鼓勵孩子多看一些積極的勵志書,多看一些優秀的視頻。讓孩子明白,只有披荊斬棘的成功,才能獲得成功。
3、給孩子正確的引導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逐漸養成很多不良的習慣,可能很多家長還不自知。其實,家長要及時引導孩子改正,從生活中培養孩子好的行為習慣,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讓孩子明白不管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都是暫時的,讓他擁有一個正確的價值觀,從而使他的行為得到更好的發展。
最后,與孩子保持良好的溝通
孩子在學習上沒有進取心,很大可能是因為家長把他沒有養成的習慣,或者是家庭當中出現了不良的習慣。只要家長好好的引導,那么孩子就不會荒廢,讓他在自己的學習生活中,把時間都多用在自己的身上,因為孩子都很清楚,爸爸媽媽的義務是教給自己學的,自己的學習也是在學校的責任。
孩子厭學,家長應該怎么辦?
1、多鼓勵孩子
家長在面對孩子的學習成績問題時,不要一味的去指責批評,要正確的去引導孩子,因為他們只有成績好,才能獲得父母的認可,才能獲得好的名聲,
這個時候家長要做的就是多鼓勵,多贊揚,多帶孩子出去走走看看看,人際關系也是一樣的,孩子會從中獲得成就感,所以成績就會提高,自信心就會增強。
2、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
這個階段的孩子需要父母給他們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孩子學習起來,哪怕是寫作業,也要帶著他,和孩子一起玩,一起學習,
并且在這個過程中,讓孩子知道,學習的好處,只有知識才是最重要的,有了這些,孩子就不會再去依賴手機,
畢竟父母的陪伴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家長要帶孩子多接觸
帶孩子去旅游
讓孩子走出去,多接觸到大自然,讓孩子對世界充滿好奇,這樣他就會對身邊的一切產生興趣,
手機也就成為了孩子的伙伴。
3、多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
很多孩子之所以愛玩手機,就是因為他們沒有找到自己的興趣點,所以只能去玩手機了,所以孩子找到自己的興趣愛好,也就會漸漸的迷戀手機了。
現在的很多孩子都有自己的愛好,有自己的朋友,但是唯獨沒有自己的愛好,所以孩子就會在手機里面尋找自己的快樂,
家長要注意觀察孩子,發現孩子喜歡玩手機,大多時候是因為無聊,所以他們才會去玩手機,而孩子也是一樣,家長要發現孩子的興趣愛好,慢慢的去培養他們。
其實孩子玩手機也不是一件壞事,只要我們好好的引導孩子,那么長此以往的話,孩子還是會喜歡上玩手機的,
因為他們也能從中獲取更多的知識,家長可以在這個時候跟孩子好好的溝通交流,
了解到孩子的內心需求,然后再采取相應的措施,孩子自然而然就會遠離手機。
父母要想讓孩子遠離手機,就要多陪伴孩子,和孩子進行互動,這樣才能讓孩子遠離手機,家長們可以這樣做
控制孩子玩手機的時間
有很多家長對孩子玩手機這件事情很頭疼,這樣子會讓孩子更加的沉迷,在玩手機的時候,家長可以跟孩子進行一定的互動,讓孩子明白,手機只是一個工具,而已,家長可以通過這個工具來幫助孩子學會更多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