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的孩子為什么會產生逆反心理(孩子正是叛逆期)
三歲的孩子都有著以下這種行為,譬如說喜歡從高處跳下去,又或者是他們想要得到一些感官刺激,因此就會做出一些違背父母行為的事情。他們晚上累了也不愿意睡覺,在跟朋友玩一起的時候也會喜歡吵架。之所以會存在著這樣的問題,就是因為孩子到了第1個叛逆期,我們應該用正確的方式引導。
青春叛逆期的孩子,他的心理發展特征是自我同一性與角色混亂,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孩子心理建設的直播課里面有詳細的講解,面對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家長如何系統的去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陪伴孩子順利度過青春期,這是每一個家長必學的課題,家長你認可嗎?
如何面對孩子的叛逆期?
首先我們應該把尊重和信任放在第1位,爸爸媽媽可以當做是孩子的主導人,甚至可以讓孩子當做是自己的助手和參謀,我們應該讓孩子參與到家庭的會議當中,讓他們去商量家里的事情,如果他們做得比較好,我們也可以對他們進行表揚,如果說做得不太好的話,那么我們也可以對他們進行批評,講道理。
對于孩子自己的事情,只要他們愿意去做,那么就讓他們去鍛煉,不要去干涉或者是一手包辦他們的事情,這樣一來孩子才會覺得父母信任自己,同時他們也能夠提升自己的才干。
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沒有必要去盲目的批評孩子,當孩子無意間做了一件錯誤的事情時,我們也沒有必要去指責他們,因為有的時候他們的想法是好的,只是說他們的能力有限,所以說做出了一些錯誤的事情并沒有什么大礙。
譬如說他們在幫助我們洗碗的過程當中把碗給打碎了,首先我們就不應該對孩子進行指責,因為他們的動機是好的,我們只需要告訴他們這樣的事情現在還不能做,等到他們身體長大一些才能夠做到,這樣一來他們就能夠接受我們的觀點,暫時就不會幫助我們洗碗了。
再者就是我們需要借助機會來對孩子進行教育,當別的孩子犯錯誤的時候,我們也通過旁敲側擊的方式對孩子進行思想教導,告訴他們那個孩子的做法是不對的,如果下次再遇到同樣的問題,應該怎樣做才是對的。
這樣一來孩子就能夠很容易接受我們的建議,而且他們也會減少犯同樣錯誤的機會。如果在這個時候我們從來沒有不善用正確的方式來面對孩子的話,或者對孩子的進行批評,那么孩子就會有可能覺得父母沒有什么人情味,同時他們也很容易做錯事情。
再者就是我們應該放手讓孩子進行鍛煉,三歲左右的孩子一般來說都比較喜歡自己來做事,所以我們可以借助一些機會來對孩子進行引導。
譬如說家里來了其他的小妹妹的時候,我們就可以讓孩子給小妹妹做一個良好的榜樣作用,讓他們嘗試著擔當這個角色。雖然說孩子在這個過程當中可能做的沒有那么好,但是我們應該放手大膽讓他們去做。
所以說當孩子到了三歲的時候就到了叛逆期,如果說缺乏引導的話,那么他們就會擁有著更強大的逆反心理,所以我們一定要用正確的方式來面對他們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