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沉迷網絡游戲的影響(大學生沉迷網絡游戲的解決辦法論文)
張軒是農村大學生,父母把家庭脫貧的希望寄托在兒子身上。張軒感覺壓力巨大,在班級的學習排不上名次,也不受老師重視,他開始沉迷于網絡,愛上了玩網絡游戲。平時不愛說話的張軒,在游戲中卻很活躍,讓他找到了存在感,一天不上網不玩游戲,他就感覺特別難受。
青春叛逆期的孩子,他的心理發展特征是自我同一性與角色混亂,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孩子心理建設的直播課里面有詳細的講解,面對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家長如何系統的去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陪伴孩子順利度過青春期,這是每一個家長必學的課題,家長你認可嗎?
父母省吃儉用給他的學費、生活費,都被他用于上網玩游戲買裝備了,導致學業嚴重擱淺。張軒就是由于背負的壓力過大,在現實生活中看不到希望,就寄托于網絡,導致患上了“網絡綜合癥”。
網絡與現實的博弈,上網成癮,屬于生理與心理障礙
“網絡綜合癥”患者在現實中看不到希望,但是在網絡中找到了樂趣,并實現了虛擬的“自我價值”,導致網絡中的情景不斷在腦海中浮現,想要上網的欲望越來越強烈,上網的時間不斷延長。上網成癮的患者,每天的上網時間都在20個小時以上,而且上網時間越長,上癮程度就越高。由于長期深迷于網絡世界中,患者難以自控,嚴重脫離現實生活。
上文中的張軒就是非常典型的“網絡綜合癥”患者,他逃避現實帶來的壓力,過度沉迷于虛擬的網絡世界中,著迷于網絡游戲帶給他的快感和存在感,不上網就備感難受,從而引發了各種生理與心理障礙。
外因和內因互相作用,家長警惕性不強,導致網絡綜合癥的出現
如今是互聯網時代,每個家庭都有電腦、平板、手機等,不管是工作,還是學習,網絡都必不可少,其重要性可想而知。尤其是現代家長陪孩子的時間過少,大人、孩子或多或少都會用到網絡。若是家長缺乏一定的警惕性,平時過于忙碌,或者放縱孩子上網、玩游戲,就會導致孩子出現“網絡綜合癥”。而孩子缺少父母的關心和陪伴,或者不被家長理解,也會借助于網絡,以期獲得心理的平衡,找到自己的存在價值,甚至沉迷于網絡,從而導致“網絡綜合癥”。
“網絡綜合癥”對于成年人和孩子都會有重大的影響。若是成年人沉迷于網絡,則無心工作,必然導致工作質量下降,嚴重影響工作和身心健康。若是孩子成學于網絡,除了影響身心健康之外,還會導致學習成績下降。
正確看待和利用網絡,擁有積極向上的心態,杜絕網絡的誘惑
網絡在生活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其正面作用不可忽視。對于“網絡綜合癥”患者,首先應對網絡有客觀的認識,正視網絡,而不是回避。不管是成年人,還是孩子,都要正確看待和面對網絡對工作和學習的幫助,通過網絡進行學習和交流。若是患者“網絡綜合癥”較為嚴重,必要時可采取心理干預治療,幫助患者戒斷網癮。對于青少年“網絡綜合癥”患者,家長也要努力引導孩子走出“網癮”的陷阱,為孩子創造良好的上網環境,杜絕網絡的不良誘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