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網吧就是壞孩子嗎(孩子偷偷去網吧)
青春叛逆期的孩子,他的心理發展特征是自我同一性與角色混亂,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孩子心理建設的直播課里面有詳細的講解,面對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家長如何系統的去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陪伴孩子順利度過青春期,這是每一個家長必學的課題,家長你認可嗎?
小的時候因為老爸經??次鋫b劇,因此從小就有武俠情結,其中對于《天龍八部》《神雕俠侶》這些金庸劇更是印象深刻。
有天家附近開了一家網吧,有天我去網吧玩游戲的時候,發現《天龍八部》這款游戲,我毫不猶豫就選擇了它。
因為當年網絡經驗有限,郵箱身F證什么的都不知道怎么填,因此光是注冊就花了我近一個小時。后來起名又讓我糾結了一個半小時,別說起個小說的人物了的名字,各種我能想到帶龍的名字也都重名了,最后靈機一動打開書包翻課本,隨便翻頁隨便點,最后起名叫“飯同”成功建立了賬號。
大概是太興奮了吧,當時的我竟然沒覺得這個名字有什么問題。
總之那天游戲還沒玩我就花了近兩個半鐘頭了,那天真正玩游戲的時間沒兩分鐘,血虧到腎虧。
當時對武當派情有獨鐘,總覺得武當天下無敵,輕功一飛沖天,劍法無雙。由此就選了武當派,這成為了我至今耿耿于懷的事情,因為武當血少氣短,劍短腿沒力,完全就是一個下水道職業,不過當時我還是玩得很開心就是了……
本來我學習成績就還可以,加上父母親也比較開明,所以并沒有禁止我去網吧玩游戲。但是有一段時間坊間流傳說有小學生為了上網而偷錢的事情,我父母親也聽到這個傳聞,就擔心我哪天變壞了也開始偷錢,然后越來越墮落,長大后成立一頭綠發,偷雞摸狗的鬼火少年。
為了防范于未然,他們就給我設了一個局……
然后有天我父親故意把一堆零零散散,近兩百塊錢放在客廳的餐桌上,然后父母兩人都算好時間借故出門,那天家里就只有我一人。
結果定力不足的我沒能經得起誘惑,小心翼翼地從一堆10塊,50中抽出了一張一塊的,然后跑去買了兩包辣條,和小伙伴分著吃了,大家邊吃邊說今天打出了什么裝備,哪個的地圖怪物比較厲害,以及我的武當一統天下的夢想,那天我吃了滿嘴油,特別的爽!
那天回到家后就更爽了,一進門就被老爸一腳踹倒在地上,隨即就邊用竹條抽我屁股邊問還敢不敢偷錢,當時我條件反射般的就招了,說偷了一塊錢買了辣條。在一旁的母親很配合,等我招了后,立刻出現勸住了發火的老爸,結束這一出雙簧戲。
真實情況,直到我大學的時候,有一次和家人閑聊的時候,我媽才告訴我當年他們兩人是怎么設局引誘我上當地,本來還有“母親力護兒子”的戲碼,但是因為沒想到我只偷了一塊錢,而且一打就招了,所以那出戲就沒用上。
那一刻,我覺得自己就是假玩家,他們才真正的玩家。
雖然當年的遭遇是父母親設的局,不過也因此我對偷東西這樣行為特別的反感,哪怕是電視里看到有偷東西的情節,心里也會有疙瘩,感覺已經成了一種創傷后應激障礙( PTSD)了。所以當年我要是沒錢上網了,我寧可在旁邊看著朋友玩《天龍八部》也不會想到去搞錢這欠揍的操作。
《天龍八部》我從小學玩到現在,不知道是那個時候養成的習慣,還是為了懷念青春,我現在要是看到人玩《天龍八部》的話,還是會忍不住稍微的圍觀一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