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玩手機成癮怎么辦(李玫瑾 網癮)
在現在這個網絡及其發達的年代,很多孩子小小年紀就有手機、電腦。他們經常沉迷于網絡,無心學習,導致家長們及其頭疼。相信不管是是耐心說教還是強制性措施,家長們都嘗試過,但是絲毫不起作用。
青春叛逆期的孩子,他的心理發展特征是自我同一性與角色混亂,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孩子心理建設的直播課里面有詳細的講解,面對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家長如何系統的去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陪伴孩子順利度過青春期,這是每一個家長必學的課題,家長你認可嗎?
其實任何“人的問題”都可以歸結到心理問題。分析一個問題,只從表面入手是很難解決的,要從心理角度深入分析、探索內因。抓住了內因一切問題都可以對癥下藥、迎刃而解了。
針對孩子上網成癮的問題,李玫瑾教授就從心理學角度深入分析過。
她說:中國的教育就是太死板、單一了,孩子們長期做一件死板的事——學習,難免覺得枯燥無味、乏累,這時就像通過其他途徑找到樂趣,就想逃避學習。于是就開始上網,在網絡中他們忘卻了學習的煩惱,找到了樂趣,自然就不愿意走出來面對現實。
這時家長要做的就是培養、發掘孩子的其他興趣愛好。如果孩子在現實生活中活得很開心、充實,那么干嘛還去虛擬世界尋找快樂?就算偶爾玩玩游戲也達不到會陷進去的程度。通過培養其他興趣愛好分散注意力,網絡的吸引力就會日漸變小。不知不覺就擺脫了網癮。根本用不著家長勞心費力的說教。
李教授還講到:曾經有一個記者對她說,自己小時候就是沉迷網絡游戲,但爸爸的做法就比較明智。他根據我平時的愛好,給我報了一個乒乓球興趣班,每周還要檢測我的學習狀況,與我進行球技切磋。每次我都打不贏爸爸,為了打贏他我練乒乓球更加用心,每周最期待的事就是和他比賽。
不知不覺間,我就不那么喜歡游戲了,乒乓球技也提高了。
這就是一個睿智家長成功幫助孩子擺脫網癮的范例。
各位家長,如果你家孩子也上網成癮不妨試試以上方法。在孩子還小時,可塑性很強,可以多培養他的興趣愛好,與孩子互動,一起參與活動,轉移孩子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