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2到3歲叛逆期(小孩成長過程中有幾個叛逆期)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當你覺得孩子多大年齡的時候是最難帶的呢?最近的一項調查,結果竟然是出奇的一致,看看你家孩子最難帶的時候是不是也是這個時候呢?
青春叛逆期的孩子,他的心理發展特征是自我同一性與角色混亂,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孩子心理建設的直播課里面有詳細的講解,面對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家長如何系統的去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陪伴孩子順利度過青春期,這是每一個家長必學的課題,家長你認可嗎?

其實,不僅是你家的孩子不好帶,鬧騰,所有的孩子都一樣,兩歲到三歲這個時間段,是孩子的最小的一個叛逆期,這個時期的孩子,要多調皮行為就有多調皮,這個時候,寶媽就要改變自己的教育方式,才能跟得上孩子的變化。
不能讓孩子為所欲為,可以適當的控制孩子的行為;當孩子有點認不清自己膽大妄為的時候,可以適當的讓孩子受到懲罰,這樣他就會誠實,在孩子出這樣問題之前,需要及時糾正孩子的錯誤行為,這樣的好孩子。
在家里,每個人都是平等的,這是非常重要的;孩子也要平等相待,遇到了一些小東西,可以適當詢問孩子的意見,讓孩子參與,多問問孩子看看,孩子有沒有什么想法,對孩子進行引導,很多時候,家長能順著一些孩子的想法,可以減少孩子的逆反心理,特別是在征求孩子意見的時候,加以疏導,孩子很容易就會被你往好的方向引導了。
1、給孩子正面評價,不惹怒孩子
情緒沖突會讓孩子跟家長,成為明顯的對立面,會讓孩子認為爸媽就是自己的敵人。因此,孩父母不要生氣,給孩子一個積極的評價,給孩子足夠的理解和肯定才行。
2、表達對孩子的欣賞,多贊美鼓勵娃
家長要充分表達對孩子的贊美,表達對孩子的贊賞和肯定,孩子的思維很狹隘,不能完全理解家長的行為,容易曲解家長的意思, 因此,父母直白表達愛,會給孩子很大的鼓勵,緩解親子矛盾。
3、不用暴力懲罰孩子
最猛烈的懲罰沒有意義,孩子會覺得,父母不喜歡他,孩子的思維簡單,模式直線,對孩子的暴力只會惡化親子關系,使孩子越來越恐懼跟爸媽交往,心平氣和的溝通才是王道。兩三歲的娃不好帶,但兩三歲的孩子是發展的關鍵時期,這個時候的娃很在乎別人的評價,很想通過自己的各種行為,得到別人的肯定認同,得到爸媽的贊美及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