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愛的語言和孩子溝通(與孩子溝通方法)
4月17日,上海盧浦大橋,一男孩突然跑下車后直接跳橋身亡,等他母親反應過來去抓孩子時為時已晚,母親蹲在橋邊痛哭無助。
親子關系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孩子能否身心健康的成長,所以如何父母如何去處理好親子關系,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這會涉及到親子溝通的技巧,親子之間的權利與責任等,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如何提升親子溝通技巧三大課程,分別是NLP親子溝通,高效能親子溝通,GROW溝通等,家長你學會運用哪些?
同為母親,我們能感受到這位母親當時有多絕望。孩子是母親的希望,17歲,17年的養育,僅僅在一瞬間,便天人永隔。
他媽媽說,孩子跳橋,是因為孩子在學校與同學發生矛盾,被她批評了幾句,一時想不開。
孩子與同學發生矛盾,本已心中不快,母親沒有及時幫孩子疏解情緒,仍給孩子講道理,批評孩子,孩子心中必生不滿。只是,孩子情緒的爆發,必是多年不滿積累的結果,只是,這位母親知道的太晚了。
很多人說,現在的孩子受挫能力太弱,經不起大風大浪,稍微說幾句,就拿生命作威脅。但是有果必有因,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孩子的問題,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父母身上。
- 情緒,是影響親子溝通的最魁禍首
都說女人愛嘮叨,我以前不覺得自己是嘮叨的人,但是,隨著孩子長大,我自己都對自己無語了。早上起床,喊了800遍,熊孩子仍打著呼嚕葛優躺。晚上洗漱,喊了9000遍,熊孩子哦了無數遍人影也沒看到。無助、憤怒、無語、崩潰,是我最真實的內心寫照。
有時情緒上升到極限真的受控不住,直接上手拍幾下,小家伙氣不過還對我上了手,于是乎,房間里,哭聲、吼叫聲此起彼伏。人,還在床上趴著,牙膏,還在牙刷上靜靜地躺著。我也不知道我干了什么。
被情緒所擾,只能讓事情愈演愈烈。情緒,傷害的不僅僅是自己,更是孩子對父母的信任和愛。一個總是被情緒困擾的媽媽,又如何教會孩子正確處理問題?
圖片來自于網絡
- 講道理,是讓孩子關閉親子溝通大門的隱形兇手
很多媽媽抱怨,孩子大了,越來越不愛跟自己說話了,他心里想什么,念什么,做父母的什么也不知道。自己關心多問幾句,孩子還嫌多管閑事。跟孩子說上幾句貼心話,咋就這么難呢?
孩子考試考了98分,全班第一名,高興地跟媽媽分享快樂。媽媽心里也高興,但又怕孩子驕傲,嘴里直接念叨道:“孩子啊,這次考得不錯,但不能驕傲,下次要考100分。”
原以為孩子把自己的快樂分享給孩子,媽媽會和自己一樣開心,但是媽媽又給自己講了一堆道理,孩子可能就會認為,原來,分享不能帶來快樂。
沒有人愿意聽別人嘮叨所謂的大道理。
成年人的世界里,即使所有道理都懂,但依然過不好一生的人大有人在。同樣,在孩子的世界了,只有被理解、被尊重的孩子才會按照他懂得的道理去過好他的人生,這才是他自己的人生。
圖片來自于網絡
- 懂得提問,是打開親子溝通大門的關鍵鑰匙
一位資深生涯教練郭農老師曾在她的一次分享中提到在她出入職場時,她的上司很少分配任務,但是常常花時間跟下屬們討論下一步的工作目標和行動計劃,她很少告訴下屬們該做什么,該怎么做,她只是問:
你想做什么?為什么
你想要什么結果?
你打算怎么做?
有沒有更好的方案
好,按你說的去做吧
雖然他不曾直接給與建議,但是,這些帶著欣賞、展望和信任的問題總能幫郭農“看到”她自己想要的結果,也幫助郭農激發潛能、啟發思考、理清思路。郭農回想那段時光,她覺得,那是她成長最快、最有成就感的日子。
引導式提問,是提升孩子思考力、同樣,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與其文縐縐的給孩子講一堆道理,不如讓孩子自己主動去思考。父母只要帶著欣賞、信任的眼光看著孩子,孩子的成長會讓你刮目相看。
- 親子溝通五步法,用愛的語言搭建親子溝通橋梁
上海跳橋事件中,媽媽應該與孩子如何溝通呢?
第一步,詢問孩子發生了什么事。當孩子用語言去描述事情經過時,他內心的情緒也會慢慢疏解,這也是孩子自己處理情緒不錯的方法。
當孩子在表達時,父母要做一個好的傾聽者、陪伴者,用心理解孩子究竟發生了什么事。不要對孩子指手畫腳,你要明白,這么做到目的是幫助孩子梳理情緒,而不是火上添油。
第二步,詢問孩子的感受。讓孩子學會用生氣、難過、心煩等詞語表達感受。
當孩子表達生氣、難過時,有的媽媽可能會安慰孩子說:別生氣了,這么點事有啥好生氣的。雖然說者無心,但是從孩子角度而言相當于直接否定孩子的感受。
就如同媽媽工作上不順心回家跟老公發幾句牢騷,希望老公給與理解,如果直接安慰說有啥好生氣的,媽媽們也會很失望。我懂你,是家長給與孩子最好的愛。
第三步,引導式提問,幫助孩子自己思考解決辦法。嘗試了解孩子對此事的看法,以及準備如何去處理,有沒有更好的辦法,是否需要自己的幫助等。
這個時候父母很容易在孩子表達的時候又開始長篇大論的講大道理,似乎總想在孩子身上找點價值感。用講道理的方式去教會孩子,其實并不能保證孩子會去遵守。只有孩子從內心真正去接受去理解自然形成的規則,他才會自覺去遵守。
第四步,鼓勵孩子并給與自己的建議。所有人都喜歡被表揚,被表揚的部分孩子們會不自覺的去加強。
父母們要對孩子們在這個過程中表現好的地方給與鼓勵,對不好的地方提出自己的建議。在一定范圍內同意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處理,你要相信,人無完人,你無法保護孩子們一輩子,他們可以在犯錯中成長。
第五步,詢問孩子的處理情況,引導提問尋找更好的優化方案。犯錯不可怕,可怕的是永遠不知道正確的解決方式。
待覺得孩子的問題處理得差不多時,可以問問孩子處理的經過,引導孩子自己思考有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案。懂得分析,懂得反思,在錯誤中快速進步。
最后,父母們要懂得,出現問題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們用錯誤的方式將問題擴大化;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孩子出現問題,父母要先從自己身上尋找突破口,不要把所有問題都歸結到孩子身上;沒有人愿意被批評被教育,父母們自己有情緒,請自我消化,不要把情緒發泄到孩子身上,那是一個全心全意愛你的人,請不要傷害那個最愛你的孩子。
親子溝通五步驟:
第一步,詢問孩子發生了什么事。
第二步,詢問孩子的感受。
第三步,引導式提問,幫助孩子自己思考解決辦法。
第四步,鼓勵孩子并給與自己的建議。
第五步,詢問孩子的處理情況,引導提問尋找更好的優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