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安全上網,這些你要知道的事情(孩子安全上網,這些你要知道的問題)
孩子是怎么上網的?
青春叛逆期的孩子,他的心理發展特征是自我同一性與角色混亂,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孩子心理建設的直播課里面有詳細的講解,面對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家長如何系統的去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陪伴孩子順利度過青春期,這是每一個家長必學的課題,家長你認可嗎?
上網都做些什么?
會接觸到哪些人?
上網時的體驗如何?
作為家長,這些你都了解嗎?
我國未成年人互聯網使用已相當普及。2019年我國未成年網民規模為1.75億,未成年人互聯網普及率達到93.1%,32.9%的小學生網民在學齡前就開始使用互聯網。
互聯網是中小學生學習生活中的重要部分,然而隨著互聯網和手機終端發展,成癮性網絡游戲、邪惡動漫、不良小說、互聯網賭博等不斷出現,造成一些中小學生沉迷網絡,嚴重影響了學習進步和身心健康,甚至出現人身傷亡、違法犯罪等惡性事件。對此,中央網信辦、教育部等有關部門通過開展專項整治、完善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機制、構建系統的網絡素養教育體系等,切實做好預防中小學生沉迷網絡教育引導工作,有效維護中小學生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
引導孩子正確使用網絡,是家長的義務和責任。家庭是未成年人使用互聯網的主要場所,作為家長,應該正確引導孩子的上網行為,重視對孩子的上網管理和教育,幫助孩子從觸網之初就養成良好的網絡使用習慣,讓網絡成為孩子成長道路上的好幫手。
家庭網絡安全教育“六字原則”
溝通、理解、陪伴
◆保持開放的心態,多了解信息互聯網技術,在日常生活中主動關注孩子喜歡的網絡文化比如流行的社交平臺、游戲、應用、網絡用語等。
◆愿意傾聽和了解,與孩子就上網問題進行有效交流,更好地理解孩子的網絡生活體驗,及時提供引導和幫助,增進尊重及信任。
◆家長是陪伴孩子探索網絡的最佳人選,多參與孩子在網上進行的活動,和孩子一起提高網絡技能和素養,共同制定并遵守家庭上網規則。
◆有效的溝通、理解和陪伴需要建立在良好的親子關系基礎之上,盡可能從孩子年幼時就開始進行,盡早讓溝通常態化,理解孩子的需求,提供高質量的陪伴,對建立終生良好的親子關系起著事半功倍的效果。
家庭網絡安全教育“四類問題”
網絡過度使用
01
◆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家長和孩子盡早共同制定一份上網規則,包括在什么情況下可以上網;上網時可以瀏覽的內容、參與的活動有哪些;雙方如何共同執行并遵守約定等,并隨著孩子的年齡增長與需求改變,做出相應調整。
◆了解孩子的真正需求。關注孩子如何上網,以及在網上做什么,通過觀察、傾聽和交流,理解孩子相關行為背后的需求,從而進行有針對性的規范和引導。
◆使用相關資源和技術工具。利用網絡工具有效地監督和規范孩子的網絡使用,如一些互聯網公司開發的家長監控平臺、電子產品系統里設置的家長控制模式等。
02
網絡欺凌
◆鼓勵孩子正確管理情緒。引導孩子文明上網,可以和孩子討論欺凌他人可能造成的負面影響以及帶來的嚴重后果,鼓勵孩子管理情緒、控制沖動,良性解決同輩間的人際沖突。
◆關注孩子的日常狀態。對孩子線上線下社交狀態、日常情緒行為的變化密切關注、主動問詢,一旦發現孩子遭遇或做出網絡欺凌行為,要及時干預。
◆告訴孩子正面解決問題。根據網絡欺凌的嚴重程度采取應對策略,合適情況下,鼓勵孩子自主尋求解決方案,如向信任的人反映問題,或選擇其他良性途徑解決沖突等。必要時,家長應當和學校/社區工作人員、老師、欺凌者的家長共同討論尋求解決方案,如果涉及違法犯罪行為,應當向公安機關報案,尋求協助。
個人信息泄露
03
◆引導孩子保護個人信息。告訴孩子關注網絡社交平臺的賬戶隱私設置,分享涉及個人隱私的信息如姓名、住址、學校、個人照片、聯系方式等之前,要三思而后行。可以建議孩子閱讀網絡社交平臺的個人隱私設置條款,引導孩子進行相應的隱私設置。
◆告訴孩子理性消費。引導孩子學習甄別可疑鏈接和網頁,注意對賬號密碼、支付信息保密。另外,家長可以與孩子溝通,確定網絡消費規則比如孩子允許購買的物品類別、獨自支付的金額上限等。
◆使用安全管理軟件。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在電子設備上安裝過濾和安全管理軟件,避免惡意程序或病毒竊取孩子的個人信息;觀察孩子經常使用的網絡平臺是否建立了個人信息保護制度,發現違規及時維權。
04
網上不良信息
◆和孩子一起篩選內容。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在網絡上尋找和篩選與孩子年齡及身心發展階段相適應的內容,還可以考慮在電子設備上安裝不良信息攔截、過濾軟件,幫助孩子學會使用輔助工具。
◆適度探討相關話題。根據孩子的年齡和發展階段,家長可以和孩子適度探討讓他們感到困擾的不良信息,告訴孩子接觸到這些信息時應該如何處理,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
◆阻止不良信息傳播。了解不良信息的舉報渠道,家長可以考慮引導孩子一起舉報網站上出現的不良信息,從而阻止這類信息進一步傳播。
家庭網絡安全教育“五要”
一要善引導,重監督。
二要重表率,立榜樣。
三要常陪伴,增親情。
四要導心理,促健康。
五要多配合,常溝通。
家長和孩子最親近
也最了解孩子
是孩子成長過程中
最重要的老師、榜樣和朋友
家長要行動起來
溝通、理解、陪伴孩子
和孩子一起學習探索
加強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和判斷能力
利用各類工具和資源
共同預防和對抗網絡風險
通過正向引導和教育
培養孩子趨利避害
發揮互聯網的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