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戒網癮的學校(小學生戒網癮學校)
之前有家長跟蘭蘭媽私信聊天說:
青春叛逆期的孩子,他的心理發展特征是自我同一性與角色混亂,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孩子心理建設的直播課里面有詳細的講解,面對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家長如何系統的去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陪伴孩子順利度過青春期,這是每一個家長必學的課題,家長你認可嗎?
現在國內很多中小學會布置網絡作業,學生們必須在電腦或手機上完成。她的孩子現在二年級,一回到家就要上網,也不知道是真做作業還是自己想上網。
有時候孩子上網久了,她擔心孩子視力問題或浪費時間,更擔心他可能沉迷游戲,或看到不該看的網站。她也不能因此完全制止孩子上網,所以常常發愁如何保證他健康上網。
身處高科技時代的孩子們,早早學會了如何用手機、平板等高科技產品。但是最近像孩子總是刷抖音,巨款充值游戲、打賞主播等新聞迭出不窮。除此之外,孩子面臨的網絡安全隱患還有很多,家長必須對他們的上網健康引起重視:
過度使用網絡,染上網癮;
接觸有害、不健康的信息,影響心理發育;
對安全風險缺乏認知,泄露個人信息;
遭遇詐騙盜號,導致直接損失財產;
遇到網絡欺凌,或跟陌生網友見面時出現危險;
在不知道的情況下被卷入網絡犯罪……
現在的社會沒有網絡寸步難行,手機、電腦是日常用品,有些中國和美國的學校還使用平板上課,不讓孩子接觸網絡顯然是矯枉過正。那究竟該如何讓孩子學會安全上網呢?
最基本的五個建議是:
一、跟孩子達成一致,要獲得家長許可才能上網,盡量在開放的地方上網;
二、如果使用Chrome或Firefox,下載防止意外訪問可疑網站的插件;
三、使用適合兒童的搜索引擎;
四、提醒孩子不要通過電子郵件和注冊表格泄露信息;
五、鼓勵孩子如果在網上遇到任何不舒服的事或受到威脅,要向家長求助。
自從我的大兒子開始上網之后,我們家一直是按照這五個建議實施的。家里的電腦和平板用的是chrome瀏覽器,視頻中推薦的插件和搜索引擎都可以使用。
如果大家有更好的、更適合中國網絡環境的插件,可以在文末踴躍留言,跟大家資源共享哦。
前面視頻中提到的建議是最基礎的。那么當孩子完全獨立上網之后,獨自面對五花八門的網絡世界令人擔心。為了保障他們的網絡安全,家長們還能怎么做呢?對此,蘭蘭媽有自己的一些心得:
1、 在孩子開始獨立使用手機、電腦或平板設備時,提前和他約法三章:
適當限制孩子上網、玩游戲的時間,保證要遵守約定好的時間,會讓孩子有所節制,能夠避免視力、網絡成癮等問題。之前蘭蘭媽有發過《iPad對于孩子,到底是敵是友,且看蘭蘭媽的大招!》。
約定一定要保密自己的信息,不可以把賬號密碼給別人,最好不要發自己的照片,暴露的照片一定不可以。
約定不會隨便在網上付費,遇到任何疑惑都可以問家長,家長可以幫助他做決定。
2、要了解孩子接觸的網絡世界,和孩子有互動
平時主動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和家庭關系,多與孩子溝通,也要給孩子一定的信任。與孩子聊天去適當了解孩子接觸的網絡世界、游戲內容,而不是翻閱他的瀏覽記錄。
重要的是,如果發現孩子沉迷網絡或手機游戲,不能簡單粗暴地制止,而是學會與孩子一起玩,或讓孩子參與到其他健康有趣的活動之中,加以引導和管理。
3、加強對孩子的網絡安全教育,培養他們的網絡素養
網絡會傳播大量的信息,好的壞的都有。孩子由于自身能力的限制無法對不良網絡信息作出正確判斷。有些糟糕的網絡信息讓孩子對一些事物有錯誤的認知,影響他們的行為習慣。
所以要注重培養孩子的網絡素養,讓他們在使用網絡時要批判解讀,同時要有自我約束力。
生活中有不開心的經歷,要及時疏導,不要在網上發泄不良情緒;要牢記網絡與現實的區別,不要用網絡去逃避現實困難。
4、孩子是家長行為的影射
家長是孩子的行為準則。自身管理不好網絡行為的話,孩子的網絡沉迷問題也會隨之加劇。所以,我們必須強化自身的示范作用,有意識地放下手機、離開電腦,和孩子多一些面對面的溝通交流。
5、培養孩子健康廣泛的興趣愛好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犯罪學院教授李玫瑾說過:“從心理分析的角度看,網絡成癮能讓人產生快樂感,它的產生與年齡段、孩子的需求、親子關系、性格都有關系?!?/p>
沒收手機、禁止上網并不會讓沉迷網絡、游戲的孩子聽話。家長要動腦筋引導孩子找到新的快樂感,培養孩子廣泛健康的興趣愛好,和孩子一起聽音樂會、參觀博物館,一起戶外活動、旅行,確保腦力消耗與體力消耗的平衡,讓他們明白現實世界比虛擬世界精彩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