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解體的原因
蘇聯解體的根本原因有三點,分別是意識形態原因、政治原因以及經濟原因。在意識形態上,一個國家的存續要想獲得其合理性,就得講好一套敘事,讓全體國民認同這套敘事,認同國家政權的合理性。
蘇聯講述的敘事,是一個無產階級革命政權,為解放全世界而戰。但蘇聯后期的大國沙文主義、民族主義讓自己的行為和自己的意識形態起了沖突,布拉格之春、蘇阿戰爭直接導致了蘇聯國民對于蘇聯的敘事不再信任,轉而去相信西方的敘事。
在政治原因上,蘇聯的權利結構高度集中,使得蘇聯這個民主國家形成了一批固化的官僚階級。如果蘇聯的存在會保護這群官僚階級的利益,那么這群官僚將成為蘇聯最堅定的維護者。但蘇聯不管從意識形態還是法律,都在打擊官僚階級,因此蘇聯的存在對于這群官僚階級來說就是一個威脅。當蘇聯的統治者希望蘇聯分崩離析的時候,它離解體也就不遠了。
經濟原因大眾較為了解,蘇聯輕重工業極端不均衡,再加上蘇聯經濟結構僵化,生產效率極低,導致蘇聯產品在國際上根本沒有競爭力。蘇聯到了上世紀80年代后期,國民日用品、糧食等生活必需品幾乎全靠進口,而蘇聯的外匯全靠賣石油。等到石油價格降低,蘇聯的經濟直接崩盤。
蘇聯解體對內的惡果
至于蘇聯解體的最大惡果是什么,得從對內和對外兩個層面分析。對內,蘇聯的解體直接導致了蘇聯成員國的衰弱。蘇聯的強大,在于能將大片領土的資源和人口整合起來,這些人口和資源構建了蘇聯的產業鏈。
當蘇聯解體后,這些人口和資源都會分開,蘇聯的產業鏈自然會斷開。當蘇聯產業鏈斷開后,蘇聯成員國的工業生產會出現倒退,這就相當于蘇聯成員國失去了賺錢的本事。再加上蘇聯解體時的私有化過于簡單粗暴,讓西方資本集團有機會抄底蘇聯的財富。所以蘇聯解體后幾十年積累的財富被付之一炬,蘇聯各成員國直到今天沒有一個經濟有太大起色。
蘇聯解體對外的惡果
蘇聯解體對外的惡果是美國的一家獨大。在蘇聯還存在時,世界格局處于兩極對立。蘇聯解體后,美國成為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在冷戰期間,美國對別國的剝削還相當克制,當蘇聯解體后,美國的一系列行為更加肆無忌憚。
這種情況帶來的最大惡果大概是美元霸權,蘇聯解體后美國有能力將美元變成全球通用貨幣,掌握了美元霸權。美國掌握美元霸權后大量印刷鈔票,導致全球通貨膨脹,人類的發展力度受到了極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