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好熊孩子(狠狠的教育熊孩子)
這2天,熊孩子造成的事件,頻繁登上熱搜。2月14日,一名6歲孩子,在親戚家,將親戚幾千元的化妝品全打碎了,房間也被攪亂。2月15日,一名7歲男孩用打火機點燃了停放在小區(qū)單元門口電動車后座捆綁的塑料布,隨后離開。幾分鐘后,火越來越大引燃電動車。
安全意識的培養(yǎng)是孩子能否身心健康成長的關(guān)鍵部分之一,左養(yǎng)右學(xué)教育賴頌強在講孩子心理建設(shè)的直播課,里面會講到如何讓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長,包括孩子的行為安全,網(wǎng)絡(luò)使用安全意識,防火,防水,防電,交通安全等等,這些都是要每一個父母必須教會孩子的安全意識。
熊孩子惹事,已經(jīng)屢見不鮮。有為了看孕婦會不會流產(chǎn)而故意推倒孕婦的,有劃傷別人家汽車的,有踢壞電影院銀幕的,有撞壞文物的……相信每個人提到熊孩子,都能說出幾件熊孩子造成的破壞事件,簡直是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他們做不到的。
為什么會有熊孩子出現(xiàn)?很多人說,每個熊孩子背后都有熊家長。確實,作為家長,對孩子有教育責(zé)任。但是很多熊孩子犯錯后,有的家長不但不責(zé)怪,反而去維護。以孩子還小,不懂事為由,讓別人不要跟孩子計較。如果別人計較了,還能反咬一口說別人心眼小。特別是涉及到損失賠償?shù)臅r候,有些家長就口頭道歉,卻不愿意去承擔(dān)應(yīng)該負的責(zé)任。如此榜樣,孩子能學(xué)好嗎?
而有的家長,比較粗暴,不跟孩子講道理,直接動手,這樣孩子能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嗎?
孩子有些頑皮是很正常的,因為小孩子對于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和探索的欲望。但家長如果不正確引導(dǎo)和及時教育,只是一味地放縱或者粗暴管教,孩子很有可能闖下大禍。
那么孩子應(yīng)該如何教育,才能避免成為熊孩子?
首先,作為家長,應(yīng)該給孩子明確規(guī)則。告訴孩子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比如,告訴孩子要有禮貌,告訴孩子公共場合不能大聲喧嘩,告訴孩子玩火很危險,告訴他們不要破壞東西等等。任何一件小事,都不能認為無所謂。那些喜歡弄亂別人家東西的熊孩子,在自己家里肯定也是如此行事,并且大人并沒有好好教他。為孩子明確行為的邊界,幫助他們認識行為的好壞對錯,需要家長從日常生活中一點一滴的小事抓起,慢慢達成的。
其次,當孩子犯了錯之后,要讓他們勇于承擔(dān)責(zé)任和后果。如果是小事,比如打碎了東西,讓他們自己清掃,弄亂了房間,讓他們自己整理。如果是嚴重一些,比如劃傷了別人的汽車,打碎了別人的化妝品,踢壞了電影院的屏幕等等,家長應(yīng)該帶孩子一起道歉,并且該賠償?shù)囊r償,然后告知孩子,因為他的行為,造成了什么樣的后果。再適當?shù)亟o予一些懲罰,比如寫個檢討書,或者減少零花錢,減少玩樂時間,在家里多勞動等等。需要注意的事,孩子犯錯后,家長和孩子溝通,語氣要嚴肅,態(tài)度要堅決,但是不要去打罵孩子,如果打罵孩子,可能只會讓孩子記住被打被罵了,反而不能清楚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第三,家長需要以身作則,給孩子做好榜樣。在生活中,家長的舉止言行非常容易被孩子學(xué)去。如果家長沒有禮貌,不知感恩,那孩子很可能有樣學(xué)樣。因此,家長可以多做一些好的示范給孩子看。比如,當孩子幫了家長忙后,家長可以跟孩子說,“謝謝你”,并且告訴孩子,如果別人幫助了你,你要說謝謝。家長如果做錯了什么,也要道歉,并且告訴孩子,如果做錯了事要道歉。
之前看過一則新聞,武漢地鐵站里,一位父親帶著兒子進站,已經(jīng)超過免票身高的兒子緊跟父親身后,無意間“逃票”通過了閘機,一旁的工作人員還未察覺,父親便已嚴肅地提醒孩子刷卡,孩子在工作人員協(xié)助下補刷了地鐵卡,網(wǎng)友們也紛紛點贊:良好家風(fēng)的傳承就是從小處做起,以身作則。
另外一個新聞也是地鐵上,一個孩子不小心把爆米花撒了一地,媽媽帶著孩子一個一個撿起來,教孩子要愛護公共環(huán)境。
家長的正確引導(dǎo),是最好的榜樣,孩子也會從中懂得行為的邊界,學(xué)會要為自己的言行負責(zé)。
孩子像一張白紙一樣來到這個世界上。孩子的言行舉止可以代表父母的教育情況。不要以孩子還小為借口而放縱管教。真愛孩子的話,就好好教育,不要讓他成為熊孩子,最后害人害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