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叛逆期的孩子,他的心理發展特征是自我同一性與角色混亂,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孩子心理建設的直播課里面有詳細的講解,面對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家長如何系統的去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陪伴孩子順利度過青春期,這是每一個家長必學的課題,家長你認可嗎?
有個男孩的姐姐向我求助“怎么和叛逆期的男孩溝通?”我仔細閱讀了她的描述,發現男孩太苦了,不被理解,所有的責任都要自己承受。
男孩處于初一升初二的階段,推算是13歲。在父母和姐姐眼里,他是一個叛逆很軸的孩子。
- 不愛學習,成績不及格,只喜歡打羽毛球和玩手機。
- 超級懶,早上九點十點才起床,不講衛生,還把姐姐打掃干凈的房間搞得超級臟。
- 玻璃心,做過的事不承認,聽不得批評,只想聽好聽的話。
讓人感覺就是一個無藥可救的孩子,但是仔細揣摩,并不能一味責怪孩子,還是父母對孩子的態度和溝通方式有問題。
男孩把冰水放到床上,媽媽看到就對他發火,還把之前的矛盾牽扯進來,對他說重話。男孩不服氣,就開始頂嘴。爸爸聽到了,也開始兇男孩。男孩很傷心,晚上不睡覺,把心愛的羽毛球拍線剪斷了,一個人躲在陽臺哭。孩子在用自己的方式宣泄情緒,家人卻并不理解。
很顯然,父母沒有跟上孩子成長的節奏,不了解孩子的心理特點,喜歡跟孩子較勁,這樣遲早會“養廢”孩子,家有男孩,一定要提前認清。
男孩到了13-17歲,就迎來了最糟糕的階段
《野性養育》中說,男孩到了13-17歲這個階段,會變成自己最糟糕的樣子。
他們曾經活潑可愛、溫和風趣、言聽計從、樂觀向上,但是13歲后,他們突然變得沖動易怒、脾氣暴躁。
這是因為他們生理混亂,體內的化學反應就像燃放煙花一樣,化學物質和激素在體內涌動,臉上長粉刺、毛發突然生長、聲音變得低沉,他們的情緒因此波動很大。
另外,他們的心理也發生了巨變,渴望得到身份認同,希望被理解和尊重,又特別自戀、自以為是,動不動反抗權威,以此證明自己、疏遠父母。
同時,到了初中階段,學業壓力增大,父母又忍不住嘮叨和干涉,不允許做學習以外的事情發泄情緒,這無異于火上澆油,讓男孩更加焦躁不安。
這不是某一個男孩的問題,而是一個非常共性的問題,我兒子在初中階段也是非常難對付,我也感覺是最難相處的階段。
“養廢”一個13歲以上的男孩,一直跟他較勁就夠了
如果我們不了解男孩的發展特點,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養育孩子,一直跟孩子較勁,就很容易把孩子“養廢”。
兒子上初中的時候,我們計劃讓他考上最好的重點高中,還要求他考鋼琴十級,曾經限制過他的興趣發展,結果他非常惱火,發脾氣說“我自己什么也做不了主,學習太累,還不讓放松,練琴占用時間,都耽誤了練習編程”。
那段時間兒子特別叛逆,學習積極性非常低,貪睡、生病、逃學,不寫作業,經常惹是生非,成績直線下降,感覺普通高中都難考上。如果一直僵持下去,孩子就真的被養廢了。
學業成績不好、學習態度不端正,尚且可以補救,如果孩子被逼到走極端,一切都來不及了。
重慶,有個14歲男孩,居然拉開正在行駛的轎車車門,從路中央跑到大橋欄桿處,縱身跳入江中,整個過程不到10秒。
原來,男孩有心理疾病,爸爸和媽媽帶他去醫院看病,在路上,男孩的媽媽多嘮叨了幾句,男孩受到刺激,忍受不了,就不顧危險沖出車外、跳橋反抗。
正確養育一個13歲以上的男孩,父母要做出這些改變
養育男孩不容易,作為父母,一定要及時改變養育方法,讓孩子健康成長,身體和心理健康,才能把重心轉移到學習上。
第一、對男孩保持耐心
《野性養育》中說,養育青春期男孩,需要大量的陪伴、堅持和耐心。
話不投機半句多,我們的想法和孩子的截然不同,在溝通交流時,孩子經常會產生抵觸情緒,試圖讓父母離自己遠點。
最好的做法是,閉上嘴巴,豎起耳朵,認真傾聽孩子說什么。認為孩子的語言偏激或極端時,我們也要保持穩定的情緒,輕聲告訴孩子“聽清了你的話,但是希望你的表達方式溫和一些,建議你再考慮考慮。”
第二、理解男孩的處境
13-17歲的男孩特別痛苦和迷茫,最需要的是理解和尊重,父母要幫助孩子排解緊張和壓力,而不是激怒他、羞辱他、給他貼上叛逆者的標簽。
最好的做法是,如果不小心和孩子發生了沖突,父母要先尋求孩子的原諒,因為父母是成年人。允許他們提出自己的想法,接納他們的觀點,而不是命令他、要求他。
第三、不斷學習,跟上男孩成長的節奏
《野性養育》中說,如果成年人表示他們明白青春期會有多么艱難和痛苦,就會對徘徊者有所幫助。
我們努力回想一下自己青春期時的感受和樣子,認真了解男孩的成長特點,在心理上就能坦然接受孩子身上發生的一切“事故”。
我看過《野性養育》之后,心態上就發生了很大轉變,因為我認識到孩子出現問題是迫不得已,是成長的必經階段。當我對孩子的問題不再耿耿于懷,試著去理解他,用正確的方式對待他,他就不再像一只刺猬一樣渾身是刺,心理、身體、對學習的態度回歸正常。
《野性養育》用一整個章節,詳細介紹了13-17歲男孩的生理、心理特點,給出了非常具體和明確的解決方案,仔細閱讀,再結合孩子的實際情況,就能和孩子進行有效溝通了。
孩子出現叛逆,也和孩子小時候錯失教育良機有關。《野性養育》把男孩的成長分為5個階段:
- 2-4歲:探索階段,需要明確邊界、給予開闊空間…..
- 5-8歲:愛人階段,需要憐憫和約束。
- 9-12歲:獨立者階段,需要限制和機會。
- 13-17歲:徘徊者階段,需要輸入和喧囂。
- 18-22歲:戰斗者階段,需要指導和支持。
如果我們早跟上孩子成長的節奏,在每個階段實施正確的養育策略,孩子就會高質量的成長。
《野性養育》還詳細剖析了男孩的智力、如何走進男孩的內心世界。讓我們利用好孩子的大腦,充分挖掘孩子的潛力。讓我們知道孩子心里想什么,跟孩子和平共處。
《野性養育》并不是死板的理論說教,而是給出了大量真實的案例、繪本故事,傳遞更清晰的信息。方法也非常具體可操作,甚至連什么時間和孩子對話最好、怎么跟孩子說話都寫清楚了,是一本實用男孩養育工具書。
養育男孩很辛苦,如果早早閱讀這本《野性養育》,儲備合理的養育方式就會變得輕松。爸爸媽媽們,點擊下面就可以抱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