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處于青春叛逆期,家長怎么做(如何幫助孩子度過青春期叛逆)
孩子青春期叛逆是有內部原因和外部原因的,在青春期的時間段,孩子出現了所謂的這樣那樣的問題。其實有的時候孩子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家長沒有跟上這種變化,才會出現這么多問題。
青春叛逆期的孩子,他的心理發展特征是自我同一性與角色混亂,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孩子心理建設的直播課里面有詳細的講解,面對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家長如何系統的去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陪伴孩子順利度過青春期,這是每一個家長必學的課題,家長你認可嗎?
青春期的孩子生理、心理上都發生著巨大的變化,最高層的家長應該肯為孩子做出改變。
5大轉變給到大家,希望對您和您的家庭有所幫助。
第一、轉變位置關系
很多父母在孩子青春期的時候還拿家長作風那一套對孩子批評、指責、說教、講道理等等,有的家長還經常跟孩子吵架。當倆人吵架時,倆人處于同一水平。但這時如果有人突然想明白了,認知水平提升了,就把那個對抗的力量給收起來,真正優秀的父母在和青春期孩子相處時,懂得放下身段,與孩子同頻共振,甚至臭味相投,放下說教,放下批評,讓孩子感覺到父母是真的想去懂他的人,是真心實意想和他成為朋友的人,這份支持和接納對孩子就是一份巨大無比的心理支撐。
第二、轉變與孩子的溝通方式
處長青春期的孩子,正是學業壓力越來越大的時候,學習就是他生活的主旋律,主基調,這時候有些父母與孩子溝通時,三句話離不開學習,沒有其他閑聊的話題了。久而久之,孩子就會暴躁、逆反,所以必須轉變溝通方式,改變溝通的語言,聊孩子感興趣的話題,了解的過程就可以了解到孩子的價值觀。在溝通的過程中,孩子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往往就是他感受的來源。所以父母要轉變和孩子溝通的語氣和表情,管理好自己的情緒。
第三、轉變對心理需求的認知
青春期的孩子既渴望像成年人一樣獨立,又需要像孩子一樣依賴父母,這是他最主要的一個心理矛盾。在這不同的心理需求面前,家長要看到TA既有大人的一面,又有小孩的一面。所以家長要在這兩者之間取得平衡和及時的回應、及時的切換。
首先,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TA會越來越渴望被家長尊重、被認可,這是他作為大人的心理需求,TA開始有越來越強烈的獨立意識,不喜歡被父母管束、干預,遇到事情開始有自己的想法。
作為父母應該適當的去放手,讓孩子感覺到他是被尊重、被認可、被信任的,TA才能反過來去尊重父母,尊重父母的意見或建議。否則,TA會為了自己的獨立而選擇對抗,甚至是為了對抗而對抗,根本不顧是非對錯。
其次,TA有時候又特別敏感脆弱,像個小小孩。在他成長的過程中,TA開始面對巨大的壓力,更多的挑戰和更復雜的關系,很多事都不會,還不具備那個能力,更容易受傷。這時TA更需要父母的呵護,父母會無條件的接納。如果在TA需要時,父母沒給TA及時的保護、接納和指引,TA就會覺得無助孤獨,有被拋棄的感覺。
這時候一旦跟父母有大的沖突,TA就會做出傻事,TA認為被全世界拋棄了,因為父母是TA人生最后的港灣。所以,家長一定無條件地接受這個矛盾的孩子,跟上他變化的節奏,用心去平衡這一組矛盾著的心理。
第四、轉變對審美的認知
每代人都有不同的審美,各代人最大的差異就是審美的差異。
青春期的孩子追求自己的個性,與父母的審美差異越來越大。父母喜歡的TA看不上,孩子喜歡的父母不理解,所以在審美上就會出現錯位。作為父母要接納孩子當下的個性和審美,主動改變自己的審美,力爭達到與孩子同步,喜歡孩子喜歡的歌星、影星,讓自己變年輕的同時,也拉近跟孩子的關系。
你想讓孩子覺得你理解他,你就要從理解他的審美開始,你需要做出調整,這會使孩子覺得你理解他,或者愿意去理解他,愿意為他而做出改變,孩子自然就愿意對你打開心扉。
轉變審美,是父母跟青春期孩子建立良好親子關系或改善親子關系最有效、最直接、最簡單的辦法。
第五、轉變我們自己的精力狀態
青春期的孩子是早上七八點鐘的太陽,而很多父母都已經到了下午四五點鐘的太陽了。在面對青春期的孩子時,家長也很無力和無助,不知所措,所以情緒也容易波動,甚至與孩子起沖突。
其實孩子進入青春期,精力是越來越旺盛,但父母的精力狀態開始走下坡路,感到很無力,這種無力是父母自己的體力和腦力達不到了,并非孩子犯了多大的錯。所以父母要調整自己的精力狀態,從運動、睡眠和飲食三方面做出改變,把自己的精力狀態調到最佳。
把調整自己的精力狀態當作最重要的事,做一個精力充沛最好的自己是解決一切問題的基礎。
以上五點轉變你記住了嗎?每一個轉變都不是那么容易,但只有你想轉變,也不是那么難。只要開始轉變,你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但俗話說得好:三尺之冰,非一日之寒。所以請相信時間的力量,相信堅持的力量,相信相信的力量!只有堅持去做,水滴石穿,更何況那是自己的孩子,孩子一定能夠感受得到,TA也一定會越來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