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叛逆期的教育(孩子叛逆的階段)
孩子的不同年齡段會表現出不同的叛逆行為,父母全面了解,才能針對教育。
青春叛逆期的孩子,他的心理發展特征是自我同一性與角色混亂,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孩子心理建設的直播課里面有詳細的講解,面對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家長如何系統的去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陪伴孩子順利度過青春期,這是每一個家長必學的課題,家長你認可嗎?
隨著孩子的成長,他們的自我意識感逐漸增強,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不再愿意什么事都聽父母的,似乎看起來有些叛逆。
其實,孩子所謂的叛逆,不過是家長對于娃想要脫離掌控的一種說法,但對于孩子來說,這是一種成長的標志,因此,家長只有做好一些事情,明白他們的心理需求,才能夠更好地對他們進行養育。
孩子的叛逆期
孩子的不同年齡段會表現出不同的叛逆行為,因此,可以將叛逆期分為幾個部分,具體如下:
1、第一個叛逆期:2~3歲
這個叛逆期的出現是由于孩子從嬰兒過渡到幼兒所引起的,人們常稱之為兩歲為惡魔覺醒期。
孩子在兩歲前,乖巧可愛小寶寶,到了兩歲后,就會化身成為一個調皮搗蛋,不聽話的小惡魔。
他最喜歡的事情就是說“不”,不管家長說什么,都會習慣地用“不”字來拒絕。
而現在的他已經學會了走路跑步、吃飯,且在小小的腦袋里開始擁有了自我意識,開始構建了自己的世界,并認為一切都屬于自己,有了自己的想法,因此只要自己想要,就會伸手直接去拿,而不管是不是自己的,如果爸媽前去制止,那么就會引起孩子無休止的哭鬧。
2、第二個階段:7~9歲
這個叛逆期是幼兒過渡到少年的階段,孩子進入到了學校,學習到了很多知識,結交了不少朋友,自我獨立意識更強,覺得自己已經是一個小大人了,不再是小孩子,就想要擺脫父母的掌控,常常和間唱反調。
他們會不愿意收拾房間、做作業磨蹭拖拉、厭學等方式,來想要和父母對著干。
3、 第三個階段:12~15歲
這個階段的孩子已經進入到了青春期,心理和生理都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而這其實就是荷爾蒙在作祟影響著娃的想法和行為。
據研究發現,荷爾蒙會使人類大腦掌控情緒的杏仁核變得非常活躍,導致青春期的孩子情緒波動較大。
而掌控理智和決策的大腦總指揮中心需要在成年后才能逐步成熟,因此青春期的孩子容易情緒激動,如果父母強行管教只會起反作用,不僅沒有任何效果,還可能會引起娃的抵觸情緒。
孩子進入叛逆期,父母3件事別落下
1、制定適當的規則
父母應該從小就給孩子建立一些規則,這樣娃在不遵循規矩時,就可以適當進行一些懲罰,如果做得很好的時候,家長可以給予適當的贊美和鼓勵。
通過這樣的方式,對孩子的行為進行一定的制約,讓他們管控好自己的言行舉止。當然家長要戰線統一且注重自身的行為和語言,做好榜樣,這樣才能夠讓規則更好地執行和被遵守。
2、鼓勵孩子正確表達自己的情緒
孩子在叛逆期階段,會亂發脾氣,家長這時候就需要先將自己的情緒穩定后,弄清娃情緒失控的原因,了解他們內心的真實想法。
然后幫助娃緩解負面的情緒,并引導和鼓勵他們正確的表達出自己的想法,而不是發脾氣、摔東西、語言攻擊等。
3、鼓勵孩子的自主性
孩子在逐漸擁有自我獨立意識后,父母就不要逼迫娃按照自己的意愿來行事,可以鼓勵娃做一些自己可以做的事情,給予他們一些自我空間。
在一些事情的選擇上,也可以嘗試著聽取孩子的意見,而不是直接無視娃的想法,讓他們能夠擁有一定的自我選擇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