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遠離危險物品小知識(家里的危險物品寶寶應該注意)
寶寶們年齡小,安全意識比較差,在生活中有很多的危險物品,都是需要孩子們遠離的,讓我們一起看看,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寶寶必須要遠離的生活中的危險品吧。
安全意識的培養(yǎng)是孩子能否身心健康成長的關鍵部分之一,左養(yǎng)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孩子心理建設的直播課,里面會講到如何讓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長,包括孩子的行為安全,網(wǎng)絡使用安全意識,防火,防水,防電,交通安全等等,這些都是要每一個父母必須教會孩子的安全意識。
1、開水瓶
很多家長習慣把開水瓶放在客廳桌子上,然后客廳里再鋪上寶寶的爬行墊,如果大人一時疏忽,把開水瓶放在寶寶可以夠得著的地方,那豈不是后果很嚴重?所以開水瓶一定要放高放高,再放高,使之遠離寶寶。
2、各種小東西(紐扣、針、牙簽等)
有位醫(yī)生說每年會接診到很多吞下異物的寶寶。這難道不是大人粗心所致嗎?家里有寶寶的都應該把這些東西收拾到孩子夠不著的地方,使用完了之后及時放回原處。避免寶寶因誤吞此類物品而導致窒息等危險。
3、藥品
在用口腔探索世界的寶寶面前,沒有什么是不可以吃的,所以藥品之類的,較好放在寶寶夠不到的抽屜里。另外寶寶吃的鈣片等要跟維生素之類的外形相似藥片分開放,以免爺爺奶奶人老眼花,給寶寶喂藥時混淆。
4、溫度計
很多小孩子生病了,大人一邊量體溫一邊哄孩子,等量完體溫,就順手把溫度計給孩子玩。這個東西打碎了扎著寶寶是小事,那里面的水銀可是有毒的啊,怎么可以當玩具來玩呢?
5、尖銳的桌角/墻角
2歲以下的小孩被尖銳茶幾等桌角撞傷需要去醫(yī)院縫針的每天都有很多。如果在裝修時沒有考慮到有寶寶后的危險,而選擇了有尖銳棱角的家具。那么等有孩子后,一定要貼上防撞條和防撞角,并定期檢查有沒有脫落,防患于未然。
6、窗戶/陽臺
時常都會看到寶寶從窗戶摔落的報道。其實就算家里的窗戶加了防盜護欄,也擋不住寶寶,所以不能因此而掉以輕心。千萬不能把床放在靠窗戶的地方,讓寶寶可以從床上爬上窗戶。窗戶底下也不要放凳子等有利于寶寶攀爬的物品。如果客廳有落地窗一定裝上防護欄,而不是所謂的“結實”玻璃。
7、莫逗寵物
一般寵物是很少傷害小孩子的,但是我們不能以此為理由就任由寶寶去都弄它。且不說它會不會正好發(fā)怒咬傷寶寶,單單就野貓野狗身上的病毒就夠人糟心的了。
8、堅果、果凍類食品
家里的孩子是老人帶的話,一定要提醒他們不要給寶寶買沒營養(yǎng)還危險的果凍系列。至于堅果3歲以下的寶寶較好弄碎了給吃,5歲以下吃的時候大人看著點。
9、盛滿水的浴缸
很多家長喜歡把小孩放在浴缸里玩,有時大人不在跟前時,寶寶看到浴缸里有水也可能會自己爬進去玩,這樣很容易造成溺水。所以浴缸里的水不用了一定及時排空,并在靠墻的部位放上防滑地墊。
10、各種化學制品
潔廁劑、消毒水、洗衣液等,一定要放在寶寶夠不著的地方,萬一他擰開蓋子當飲料喝呢?等寶寶大點了,可以給他講講它們的用途,并說明有哪些危險,寶寶是可以理解的。
11、各種刀具等利器
剪刀、刀子等非常容易造成流血事件,因此家長平時放好,用完及時歸位。可以通過繪本、故事書等講解讓寶寶明白此類物品的危險性,主動不去玩這些。
12、廚房重地小孩免進
做飯時較好不要讓寶寶進廚房,一個是危險,另一個是油煙味寶寶聞多了也不好。如果是一個人帶寶寶,不得不讓他進去,那么就更要操心了,燃氣閥一定要及時關。滾燙的開水鍋、湯鍋等一定要放到寶寶夠不著的地方。櫥柜門關好,或者把打碎后容易劃傷寶寶的碗等東西放到孩子夠不著的地方。
13、學步車
雖然科學界一直說學步車是失敗的發(fā)明,但是還是很多人會給孩子用。這個東西不但對寶寶學走路沒有幫助,還可能造成踮腳問題,側(cè)翻了后果也很嚴重,而且還會傷害到寶寶的腰椎。所以能不用就千萬別用。
14、電源插座
家里插座的危險預防很多家長都做到了。但是卻忽視了外面的,比如很多商場里面的插座,就不會考慮到小孩子可能會去觸摸,所以家長帶寶寶出去一定要看好孩子。
15、汽車
孩子被鎖在車內(nèi)導致窒息,小孩兒在停車場附近玩耍,司機沒有看到危及到生命等等的案例實在是太多了。所以自家車要小心,別人停車的地方你也要小心!
16、電梯
家長要給孩子普及電梯安全常識,不要讓小孩在電梯附近玩耍,更不要讓幼兒獨自乘坐電梯。
總結起來主要是通過以下四個方法:
1、防患于未然:在日常生活中,像熱水瓶,刀,剪刀、熱鍋等危險品在樂樂一出生的那天起就都被請到高高的位置上,讓樂樂夠不到,同時也有助于大人養(yǎng)成良好的安全習慣。家用電器的插頭全都用安全裝置包裝好。不用的矮處的插座全都用膠帶封好。然后定期檢查家中的安全程度。
2、嘗試錯誤:對于樂樂的安全意識教育我很清楚的記得是在他八個月的時候開始的,首先學會的就是燙,將一個熱的碗放到樂樂面前,然后告訴他“這個燙,不能摸”。經(jīng)過幾次的練習,大約在一歲前樂樂就對燙有很深的印象。還有就是有一段時間他對煤氣灶的火很感興趣,我就將他的小手,湊到離火較近的地方,他剛開始還很開心,就在手湊近煤氣火的時候,他趕緊抽回小手,滿臉驚恐的表情說:“媽媽,燙!”從此,他都是對火退辟三舍。再有,我給他縫扣子,他看著針想玩,我就用針在他的小手上,輕輕的扎了一下。從此他看見我拿針就說:“媽媽,你小心點,針扎人很疼的。”我覺得這種嘗試能消除孩子的好奇心,并且對后果的認識比較深刻。
3、一起做:隨著樂樂的長大,我也會在日常生活中給他講一些生活常識,然后和他一起嘗試去探索。首先是插座,我把家里的插座一一介紹給他,然后告訴他插座里面是電,很危險的。樂樂問我:“媽媽,電是什么呀?”我笑著和他說:“電也會扎人的,就像針一樣,而且它比針扎的還疼很多呢!”對于剪刀,我是先給他用的安全剪刀,讓他學會使用后,然后一起用正式的剪刀,不過他每次都是小心翼翼的。有一次他不小心摔倒了,膝蓋擦破皮了,還有血滲出來,我就現(xiàn)場對樂樂進行了疼痛教育,后來每次他看見我用刀或剪刀的時候,他就會叮囑我:“媽媽,你小心點,不要受傷呀,流血很疼的!”
4、書籍教育:在安全教育的力度上,我覺得相關繪本的教育效果也是非常重要。比如《學會愛自己》、《湯姆走丟了》和《歪歪兔》等等,對彌補日常隨機教育的不足大有裨益。當樂樂看到湯姆找不媽媽的時候,他說:“媽媽,會有壞人嗎?”還有看到歪歪兔的小故事中,威威龍去摸電的時候就大聲喊說:“有電不能摸,看到威威龍去玩火,他很害怕的說:“媽媽,他會燙到手的。”不同繪本里的小故事很容易就能讓樂樂產(chǎn)生同感,對消除孩子對電、刀、火等危險品好奇心有很大的幫助呢。很多時候和樂樂說不清的危險,繪本書籍里的小故事就能簡單解決了。
還有就是我會時時刻刻關注樂樂的想法,傾聽他的做法后的“道理”。然后根據(jù)他的出發(fā)點進行引導和教育,再一起努力,達成教育目的。因為我堅信無論什么樣的教育都是雙向的,不是單方面的灌輸,只有和孩子形成良好的互動,才能真正收到理想的教育警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