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拒絕和你溝通,你應該怎么辦?(孩子拒絕溝通是什么心理)
吃早餐時,遇到一對母女。服務員還沒來得及收拾上桌客人吃完的餐具,母女決定自己收拾。
親子關(guān)系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孩子能否身心健康的成長,所以如何父母如何去處理好親子關(guān)系,建立良好的親子關(guān)系,這會涉及到親子溝通的技巧,親子之間的權(quán)利與責任等,左養(yǎng)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如何提升親子溝通技巧三大課程,分別是NLP親子溝通,高效能親子溝通,GROW溝通等,家長你學會運用哪些?
媽媽叫女兒把碟子放到?jīng)]人的桌上,女兒照做了,媽媽卻大聲呵斥:“可以放那張桌子嗎?沒看到那張桌子有人用東西占著嗎?”
女兒有點不知所措,捧著碟子在桌旁,茫然地看著媽媽,小聲問:“那該放哪里?”
媽媽生氣地喊:“你自己看啊!不會觀察嗎?哪張桌子空著就放哪張啊!”
最后在媽媽的反復責備下女兒終于找到一張桌子放,女兒坐下后,媽媽又開始說:“先喝湯啊!你不渴嗎?”“筷子拿去燙下啊,什么都要人說”……
我沒聽到女兒再回復什么,只有媽媽一個人在那氣急敗壞地說單口相聲。
我有些心疼孩子,甚至想“拔刀相助”——沖過去告訴那位母親:“你可以直接告訴孩子放在哪張桌子上”……
如果說母女之間還會爭辯,起碼代表著彼此對彼此都存在對方會改變的希望,但如果孩子報以沉默對待,那必定是積攢了無數(shù)的失望,“因為知道說了也沒用,干脆不說了。”
孩子為什么會從小話癆變成沉默的小孩?背后的真相只有一個:不被信任。
還記得重慶13歲男孩被誤會故意刮人車,賠款3500元的反轉(zhuǎn)劇情嗎?
面對車子被刮的證據(jù)、監(jiān)控清晰的畫面,孩子說:我當時只是在逗蒼蠅。這句話顯得多么蒼白無力。
面對警方的調(diào)查,父親只想迅速了解案子,二話沒說賠了錢。
可孩子回家后一直不說話,因為他內(nèi)心有個聲音告訴自己:我沒錯,但我爸爸不相信我。我說了我沒有刮人家的車,可是沒有人相信我。我還有什么好說的?
三天后,民警帶來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經(jīng)過民警不懈地調(diào)查,還原了真相——車子的確不是孩子刮的。
車主退款,孩子被證清白很高興。因為有人相信他說的話,他是值得被信任的。
試想,如果不是細心的民警,孩子心里將會一直背著“我說什么別人都不相信我”的枷鎖,這對他一生會造成多大的負面影響。
孩子拒絕和你溝通的背后是你的暴力相待。
很多父母戲言:孩子不聽話,打一頓就好了。
鄰居大力就是秉持這樣的理念,對孩子總是一副兇神惡煞的樣子,一言不合就提起鞭子。
當媽媽忙于家務,無法陪伴孩子時,媽媽會讓孩子去找爸爸,孩子的回答是“不要,我不要,我可以等你。”
孩子寧可等待,或者自己玩,都不愿意尋求父親的關(guān)愛和陪伴。
大力自我反思:以前特別希望孩子獨立,孩子讓我?guī)退鍪裁矗叶甲屗约鹤觥F鋵嵤窍胍囵B(yǎng)孩子的獨立能力,沒想到把孩子越推越遠。
當孩子遇到困難向父母尋求幫助時,得到的不是援助之手,而是一次次的碰壁,加之平日里父母嚴正以待的態(tài)度,特別容易讓孩子自卑和恐懼。
幸福的孩子,美好的童年足夠滋養(yǎng)他一生,而不幸福的孩子,用一生彌補童年的不足。
希望每位家長都能好好珍惜自己的孩子,第一步就是——給他充分的信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