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網癮少年少女來說,斷網一天,猶如經歷一場噩夢。
如果讓你不玩手機6年,相應的獎勵是一萬塊錢,你會愿意嗎?
很多人會覺得這個獎勵太少,得不償失,但在現實世界里,還真的有人去做了。
“禁網6年,我給你1800美元”
根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美國明尼蘇達州有一名男孩西威特(Sivert Klefsaas),最近贏得了早年和母親洛娜立下的一個賭約。
2016年,當時還是12歲的西威特,向母親承諾18歲生日前不用社交媒體。要是他能完成這個挑戰,洛娜就會在他18歲生日那天,給予1800美元的獎勵。
西威特坦言12歲的自己沒有太重的金錢概念,只是少年的好勝之心驅使,才讓自己一年又一年地堅持下來。
同時他也表示,這6年來遠離社交媒體的日子,沒有想象中那么難熬,因為他在12歲時也不怎么用社交媒體,唯一用過的軟件就是Snapchat,但用了一天之久就卸載了。
因此,他把更多時間放到學業和運動上來,平日想了解最新的網絡動態或潮流,詢問一下身邊的朋友就夠了。
他認為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避開社交媒體上各種無謂的抓馬或狗血橋段。
隨著遠離社交媒體的時間越久,他自己也能感受到日益增加的一種自豪感。
時間來到2022年2月19日,挑戰成功的西威特,如愿從母親手里拿到了1800美元(折合人民幣11357元)的獎金。
挑戰成功后,今年秋天他將就讀名校
母親洛娜在接受采訪時透露,和兒子的賭約,來源于一次聽收音機時聽到的一個“16換16”故事。
一位母親答應女兒,如果堅持不用社交媒體,就會在她16歲生日那天給1600美元獎勵。
洛娜聽到后深受啟發,決定效仿,并將時間線延長兩年,獎金相應地增加200美元。
洛娜表示,這1800美元是花得最值的一筆錢。
她的一個女兒在16歲時,曾因社交媒體成癮引發情緒問題,一度狠心沒收她的手機。
她表示自己不是在反對社交媒體,而是更看重孩子健康的使用習慣,希望孩子不要過度沉迷社交媒體,或者被其他人分享的東西所影響心情。
而對于西威特來說,有這一小筆錢傍身,目前還沒有決定如何用它,但可能會給自己添置一些生活用品,畢竟今年秋天,他就要前往西北大學圣保羅分校上大學了。
此外,他也決定在社交媒體上邁出第一步,那就是注冊一個Instagram賬號,不過他又笑言自己像80歲老人,需要重新學習網絡世界的一切。
科技大佬也限制孩子的屏幕時間
其實不只是洛娜,越來越多的父母已經開始限制孩子的屏幕時間,避免他們陷入手機成癮的處境。
最有代表性且極具諷刺性的,要屬那些走在科技尖端的大佬們。
2010 年,喬布斯推出了蘋果的第一款 iPad,他形容這是“最完美的產品”,可以用于教育、網絡交流、獲取資訊等。
第二年,《紐約時報》的記者問了蘋果前CEO喬布斯一個問題:“你的小孩喜歡iPad嗎?”
當時喬布斯的回答是——我們禁止孩子們在家使用 iPad。
相比下來,比爾蓋茨對孩子們的規則沒有那么嚴苛。
他雖然也禁止家庭成員使用蘋果系列產品,但至少可以使用Windows 的手機或是平板、電腦,前提是等到年滿14歲后才能擁有手機。
這比起美國小孩平均10歲就拿到第一部手機,從年齡上來看實在晚得多。
讓孩子盡量地延遲使用手機,很多美國高科技背景的父母們,都有類似的回答。
他們更愿意將孩子送往各種“不插電”的純樸夏令營,讓孩子在戶外露營、圍著篝火聊天。
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孩子能夠多去體驗真實的世界,讓他們了解“面對面交談的價值”。
父母如何正確地給手機?
可是這樣一刀切的做法以及收到的正面回饋,對于普通父母來說,并不是那么容易實現的。
當抖音、微信、臉書等社交媒體全面圍攻我們的生活,無疑是在宣告指尖溝通已是常態,大人無法遠離社交媒體,青少年自然會選擇加入這股潮流之中。
試問一下,當同學們在微信QQ上討論功課,相約一起出去玩,用最新的網絡梗聊天時,會有人記得打電話約你家不玩社交媒體的孩子嗎?
除了可能被同齡人孤立之外,青少年對自己格格不入的懷疑,身為父母的你,真的能夠放之任之嗎?
科技越來越進步,擁有手機不是原罪,如果接觸它已經是當下孩子們無可阻擋的趨勢,那么,事前規則的制定便顯得非常重要。
首先可以借鑒以上洛娜的做法,用獎勵或善意引導的方式,盡可能遲地讓孩子使用手機。
什么時候給孩子手機,沒有一個確切的年齡規定,它取決于每個孩子的心智成熟度、自律力以及責任感。
在給孩子之前,可以這樣告訴他:這是父母花錢買的手機,是借給你使用,這不是一種權利,要是日后表現不佳,父母隨時有權利收回。
其次,在孩子使用手機期間,要明確限制使用時間,比如白天不能使用,晚上可以使用一小時,可以隨著年齡的增加適當增多時間。同時在吃飯和家庭聚會期間,都不能使用手機。
再者,要提前規范孩子的上網習慣,比如不瀏覽不良資訊、不轉發未經證實的新聞、不發表人身攻擊等言論。
父母可以將自己在意的細節列出來,讓孩子知道使用手機的底線是什么,從而不敢輕易越線。
這些提前的預防并非是讓孩子知難而退,而是為了避免日后他犯下錯誤,這也是所有父母正在身體力行做的事:當青少年自制力不夠時,大人要拉他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