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對孩子的安全教育(好父母教安全)
我們都知道,幼齡兒童的安全事故問題,發生的幾率要比大齡的孩子要高得多。之前看到一則糾紛的新聞:在某一家餐廳里,一位家長帶著孩子去吃飯,而服務員在倒水的時候,三歲女孩一下跳起痛哭,服務員卻稱孩子是自己燙傷的。等到送醫院治療的時候,孩子已經被確診為三級燙傷。
安全意識的培養是孩子能否身心健康成長的關鍵部分之一,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孩子心理建設的直播課,里面會講到如何讓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長,包括孩子的行為安全,網絡使用安全意識,防火,防水,防電,交通安全等等,這些都是要每一個父母必須教會孩子的安全意識。
經過調查,事情的經過是服務員在提醒家長看好自己的孩子,并且告知自己要倒水的時候,家長卻全程沒有理會而是拿著手機在一旁看。而孩子卻在一旁玩弄著筷子和裝有熱水的杯子,結果最后不慎打翻,導致了燙傷。
孩子的安全問題,一直都是家長們最為在意的事情,那平時家長們又有哪些安全的問題是需要注意的?又要如何來給予孩子正確的安全教育呢?
1、目光不要長時間離開孩子
就像上面說到的母親一樣,帶孩子在外面,我們最切記的就是不要長時間將目光撤離孩子的身上,少了家長的注意和看管,孩子很容易發生事故,危險發生只需要一瞬間,當我們反映過來的時候,一切都已經晚了。尤其是年幼的孩子,自己一個人很容易就會遇到一些危險的事情,我們要時刻注意好孩子的動向。
所以,帶孩子外出的時候,盡量不要遠離孩子,以免孩子發生意外或者走丟。而在家里照看孩子的時候,也同樣不要一直只顧著做自己的事情而忽略了孩子,更不要只留孩子一個人在旁邊玩耍,發現孩子有危險的時候一定要及時制止。
2、讓孩子明確哪些是危險行為
家長一味地看管和制止終歸是沒有辦法足夠的讓孩子遠離危險,更重要的是要讓孩子擁有足夠的危險意識,讓孩子學會如何去規避危險的情況。只有孩子懂得哪些事情是危險的,哪些東西是不能碰的,這樣才能極大程度地減少孩子遇到危險傷害的概率。
所以,家長們平時就要教育孩子,讓他們明白什么樣的是危險的,千萬不要去碰。比如家里的刀具,小孩子不會用的就不能碰,否則會割傷;燒開了的開水也不能碰,不然會燙傷;還有一些藥物、502等等的物品,也不能隨便亂吃亂拿。告訴孩子事物的危險性,并且所帶來的危險后果,這樣孩子才能更好地規范自己的行為。
3、父母要有一定的急救知識
當孩子遇到危險的時候,比如平時的摔傷、燙傷或者是刀傷,作為家長們應該要如何來處理呢?是慌張不知所措還是說能夠運用好足夠的急救常識,來給予孩子正確的急救處理,守住孩子的最佳搶救時間。
想要把孩子照顧好,父母們必須要的急救知識,比如溺水急救、燙傷、嗆住喉嚨要使用海姆立刻急救法、日常的一些傷口處理的方法都是要掌握一些的。在大多數情況下,孩子遇到危險的時候,如果能夠受到正確有效的急救處理,那么能夠大大降低傷害的程度。
重要提示:孩子的安全問題一直都是父母們最為關注的,而想要更好地保護孩子,那么父母們就需要多把目光停留在孩子身上,以便于及時發現危險的情況。平時也要做好對孩子的安全教育,規范好孩子的日常行為,并且掌握好相關的急救常識,以備不時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