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讓自閉癥孩子說話(自閉癥的孩子家長該如何引導說話)
今天分享的是與自閉癥兒童交流時,是使用正常的語言、還是非正常的語言,我接觸最多的案例就是語言訓練,特別是一些小齡的自閉癥家長有一個特點,就是總說一個字或一個詞,不會跟孩子說句子。
親子關系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孩子能否身心健康的成長,所以如何父母如何去處理好親子關系,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這會涉及到親子溝通的技巧,親子之間的權利與責任等,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如何提升親子溝通技巧三大課程,分別是NLP親子溝通,高效能親子溝通,GROW溝通等,家長你學會運用哪些?
我問他們為什么要這么做,他們都說是之前機構的老師告訴的,理由是孩子聽不懂話,說復雜的話他也聽不懂,所以就從簡單的一個字一個詞開始,比如“走”、“吃”、“拿”、“飯”、“衣”……久而久之,我發現他們跟孩子溝通的時候已經不會講話了,對我來說有一點不可接受。
經過我們康復的孩子得出的經驗就是,正常地跟孩子說話,一定要說句子,比如:××,你到我身邊來;××過來,媽媽做好飯了,我們要吃飯了。當我把自己的理論告訴這些家長的時候,他們也是心存疑惑的。但是,事實證明一定要像跟正常孩子說話那樣和自閉癥兒童說話,因為自閉癥兒童的外表看著和普通孩子的外表是沒有任何區別的。
普通孩子在獲得信息的時候,媽媽都是正常說話的,孩子通過聽理解,理解了我們的句子,也沒有人去跟他解釋,慢慢地他就進入了我們的生活,理解了我們說話的意圖和語言。
自閉癥孩子也是一樣,如果你給的信息太過于單一,而不是給他一個句子,他得到的信息越來越頻繁、越來越少,會導致他在聽理解上的進步是會越來越慢的。
這雖然是我的個人觀點,但這個觀點在我的經驗中慢慢被驗證,家長照我的方法做了之后發現孩子在聽理解上有了很大的進步。
家長在跟自閉癥孩子說話的時候,一定不要站在康復師的角度上,應該站在媽媽的角度上。我見過太多的自閉癥家長已經不會做媽媽了,為什么?其一是因為按照專家或是書本上的方式跟孩子說話、其二是由于平時很忙,已經抽不出來更多的時間來陪伴孩子,跟他們進行交流了。
那么媽媽們應該怎么做?其實就是把自閉癥孩子當成一個正常孩子來說話。比如一個剛出生的孩子,媽媽就會自言自語地跟他交流,這個就是獲取信息的一個過程,孩子在聽母語的過程中,大腦激活得特別快。如果媽媽們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用語言比較豐富、句子比較完整、詞語多樣化的方式說話,那么,會對孩子的語言發育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但不是說自閉癥的孩子,是因為媽媽說話少了,不是這樣的,只是希望自閉癥媽媽通過正常的語言表述,讓孩子得到正常的語言信息,為他以后在語言理解上的進步奠定基礎,進步會比說單字、單詞要快得多。
其實話說回來,所有正常的孩子在接受語言的過程中,都是在接收了家長完整的語言信息和句子后,才開始理解語言,再到能夠運用正確的語言發聲。
自閉癥孩子也不例外,他們一樣擁有好的聽覺、一樣擁有好的大腦,只是可能聽不到聲音或感受不到聲音的正確性,無法進入下一個處理環節,或者是在聽理解的過程中就卡住了。
所以,不希望各位自閉兒家長通過說單詞的方式,來降低他正常應該獲取的信息,因為輸入源的減少,對大腦來說就是用進廢退,大腦接收的信息越少,恢復的可能性就越小。
所以我認為在跟自閉兒交流的時候要用句子、用正常的語言、以及用豐富的語言去跟孩子交流,這樣就可以幫助他們在語言進步上有很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