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臟話的小孩該怎么處理(小朋友學說臟話怎么辦)
你也在為孩子那張越來越沒有把門兒的“小臟嘴”發愁?不 管不行,管的方式不好也不行。恰當的處理方式,可以讓孩子 永遠不再講那些令人尷尬的“小臟話”。
生活習慣可以看出一個人的綜合素質與動手能力,所以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是每一個父母應該承擔的,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中華傳統家庭教育直播課里,會系統的講解如何培養孩子的勤與儉,讓孩子能夠按社會準則來去生活,將來出社會工作40年當中,才可以更好的適應社會。
也許,曾經你會因為孩子能在急于 便便時對你說出“屁屁”“大便”之類的“臟話”,說得及時還會受到 你猛烈的表揚。而如今,他開始不分場 合地熱衷于使用那些聽起來很讓人尷尬的“廁所語言”,討論任何與衛生間 有關的事情,而你卻因此惱怒……怎么 辦,應該如何幫他將這些“小臟話”一 并掃除呢?
從3~4歲開始,孩子慢慢發現了臟話的威力,每次使用那些“廁所語言”,其他 孩子就會咯咯笑,因此,他更想那樣說。傳統的懲罰方式,比如及時上前制止,或者拿走寶寶的玩具,對解決問題作用不大甚至會有反作用。那樣做可能會讓孩子覺 得羞愧,從此再也不愿提及與衛生間有關的詞匯了。重要的是讓孩子明白,身體和身體的機能都是很正常的事,他可以和你談論,也可以提問題。
掃除策略1:表情一本正經
當你的女兒大聲說著她姐姐“臭屁屁”,而你去阻止另一個捧腹大笑的4歲孩 子是很不現實。但是,你可以控制自己的 反應。
孩子們會發現,一些詞語會吸引別 人的注意力。如果你實事求是地反應,并沒有笑,而是表現出很尷尬甚至很生氣, 孩子覺得臟話也就沒有吸引力了。
另外,你對寶寶好的表現不能無動于衷,要及時加 以稱贊。比如,當他自己玩得很開心,用積木搭了個高樓,或者畫畫給你看時,你應 該抓住機會,適當地稱贊他。
掃除策略2:讓他做小老師
讓寶寶學習的一個好方法就是讓他 教。當你發現寶寶又開始喋喋不休地說 臟話時,不用急于糾正他。可以建議他給 別人上一課。比如說:“哦,天哪!我聽 到泰迪熊說臟話了。你想告訴它應該怎 么做嗎?”
掃除策略3:運用成長中的移情
這個年齡的孩子喜歡逗別人笑,說臟話只是一種方式,其實他們并不想傷害任何人的情感。但是,他們可能還沒有意識到用臟話喊朋友或是家人是對別人的一 種傷害。你可以這樣幫著他換個角色,讓孩子試想一下,假如他的一個小伙伴說他 “滿腦子大便”他會覺得怎樣。
掃除策略4:分散他的注意力
如果孩子老是說“屁屁”這類詞,就把它變做一個游戲吧!考考他想出其他諧 音的詞來代替那些讓人尷尬的詞,或者也 可以用另一個類似的詞語替換。由于一直把注意力集中在想另一個詞上,最后,孩 子就會忘記了那個讓人難以接受的詞語。
掃除策略5:在其他地方尋找樂趣
跟孩子一起讀有趣的書,他們會記 住那些好玩兒的笑話,轉移注意力。
既然孩子說臟話只是因為好玩,那就干脆給他 講個笑話或者看本謎語書,這樣一來,他 的臟話很可能就此打住。
掃除策略6:請他進衛生間
如果以上所有的辦法都不奏效,好吧,得讓你的孩子明白,“廁所語言”只能在衛生間里使用。當孩子想那樣說話時, 只能叫他去衛生間了。結果很可能是因為 太無聊,他很快就從里面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