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叛逆期,給孩子一個好性格(3歲的叛逆期孩子該怎么引導)
本文由Ainee媽咪原創,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青春叛逆期的孩子,他的心理發展特征是自我同一性與角色混亂,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孩子心理建設的直播課里面有詳細的講解,面對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家長如何系統的去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陪伴孩子順利度過青春期,這是每一個家長必學的課題,家長你認可嗎?

每個孩子出生的那一刻都是一張白紙,純潔無比,任其他人填上自己想要的顏色。沒有哪個孩子天生就是善良或者惡毒的,絕大多數孩子的性格都是由后天家長培養或者社會熏陶而成。
但是很多家長對于孩子的性格培養時機把握不對,更有的家長不懂得如何培養孩子,沒有讓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和習慣。
漸漸的,孩子就像一棵長歪了的小樹,成長為了一個不招人喜歡的壞孩子,更有甚者不被社會所接受,被法律制裁,從而毀了自己的一生。而這些都是因為家長沒有牢牢抓住孩子的叛逆期,沒有養成良好的性格習慣所造成的。

培養孩子的智商固然重要,但對三歲的孩子還有更重要的!
小編有一個好朋友小張,小張的孩子笑笑今年五歲了。早在笑笑剛剛出生的時候,小張一家就下定決心要把孩子培養成學習很好、智力超群的好孩子,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為此笑笑的家人可是下了苦功,在笑笑三歲左右就著重笑笑的智力開發,報了很多興趣班和輔導班。不僅如此,小張的家人還教笑笑打珠心算、學七巧板等等。
笑笑在家人的培養下果真比一般小朋友聰明很多,小張看著笑笑聰明的樣子也非常欣慰。可是好景不長,當笑笑第一天上幼兒園的時候,小張卻收到了老師的來電。

老師說笑笑雖然非常聰明,但經常對其他孩子大喊大叫,沒有禮貌,并且亂摔東西,嘲笑其他孩子的笨拙。笑笑的舉動讓很多家長都非常不滿,顯得十分沒有情商。
小張聽后非常慌亂,連忙詢問別的家長自己的孩子為什么變成了這個樣子。別的家長回答,孩子在3歲左右將會迎來第一個叛逆期,這個時候也是培養孩子的性格最好的時期,錯過就是錯過了。這時期不能只注重培養智商,忽略了情商。
小張聽后非常后悔,但為時已晚,笑笑已經變成了情商很低的孩子,不被大家所喜歡了。最新的研究顯示,一個人的成功,只有百分之二十取決于智商的高低,而百分之八十取決于情商。
美國哈佛大學的教授丹尼爾·古爾曼也表示:“情商是決定人生成功與否的關鍵。”由此可見,情商對人的成長是多么的重要。

什么因素塑造了孩子未來的性格走向?
1. 遺傳
孩子的性格有相當一部分是遺傳自己的父母的,如果父母二人都非常內向,那么生出來的孩子也可能會是內向、不愛說話的。
反之如果父母二人都開朗活潑,具有領導才能,那么孩子在小時候也會愛和別人說話,展現出自己樂觀向上的一面。
雖然遺傳對孩子的性格影響不如后天對孩子性格影響的大,但家長卻不能忽視,反而應該重視起來,嘗試轉換自己的性格,給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
家長在面對困難時也不要退縮、放棄,而是要在困境中磨練自己。只有當自身的堅強努力深入骨髓成為自己內心的一部分時,我們才能把這種良好的性格和信念傳遞給孩子,讓孩子也成為不怕困難、不畏艱險,健康向上的人。

2. 家長的影響
大家都說,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也是孩子的旗幟和榜樣。事實上,很多孩子后天仍舊會收到家長的很大影響,有樣學樣。
家長如果在平時就內向害羞,不愛與人交談,那么也孩子也不會受到這方面的培養,就同樣會變得害羞不安。所以家長平日里就應該以身作則,多帶孩子出門,接觸形形色色的人,讓孩子有一個較為廣泛的人際交往環境,這對于糾正孩子的膽小很有好處。
家長也可以多在家里和孩子接觸、玩耍,激發孩子內心的歡樂情緒。也可以為孩子讀一些故事書,并問孩子對故事中人物的看法,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
3. 教育理念
在人性格的養成中,后天形成的比例占了絕大部分。孩子的性格可塑性非常大,所以這正說明了家長平日的教育理念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家長對孩子的培養應該多以鼓勵為主,不要隨意打罵孩子,急于求成,讓孩子害怕和人交流。家長也要注重培養孩子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責任意識、自信心和堅持不懈的毅力等等。
最重要的是家長要做個好榜樣,幫助孩子們更好的塑造健康的性格。值得一提的是,家長不應該事事親力親為,反而應該給孩子獨立成長的空間和獨自面對困難的機會。
孩子不能永遠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之下,成為溫室的花朵,不能對抗風雨,而應該從困難中吸取教訓和經驗,從困難中摸索強壯自身、發展自身的機會,形成堅毅不屈的頑強性格。

3歲叛逆期的孩子,6種關鍵性格最好養成!
1. 自信陽光
孩子在3歲的叛逆期時,最容易養成的性格是自信陽光。而這和父母的鼓勵、培養是分不開的。家長在平日就應該多培養孩子和陌生人交流,塑造孩子和人溝通的能力。
并且作為家長也應該以身作則,多鼓勵孩子競選一些他感興趣的比賽,多多舉手回答老師的問題,也應該讓孩子學會幫助老師,關心同學,培養孩子的紳士風格。
2. 善良
善良這一優秀的品格對于孩子來說應該越早培養越好。作為家長,我們自身首先就要具備這種品格,并且可以帶孩子去參加一些活動。比如去老人院探望孤寡老人等等。
如果遇到有人問路,而孩子又在我們的身邊時,家長不應該坐視不理,而應該主動耐心地幫助迷路的旅人。如果在逛街時遇到要飯的人,家長也可以適當的給予物質和金錢上的幫助。
但家長需要注意不可以把孩子培養成一個爛好人,要分清善良和愚蠢,適度善良,有辨別是非的能力,不要被有心之人騙取錢財,傷害孩子的身心健康。

3. 獨立
作為家長,我們不能讓孩子變成溫室里的花朵,沒有辨別危險的能力。我們需要趁孩子3歲左右的叛逆期的時候,著重培養孩子獨立的性格意識。
家長不應該事事親力親為,反而應該給孩子獨立成長的空間和獨自面對困難的機會。培養孩子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責任意識、自信心和堅持不懈的毅力等等。
孩子獨立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作為家長,我們可以讓孩子從小事做起,比如自己穿衣服,自己疊被子等等。當孩子做完了這一件小事,家長也不要吝嗇自己的表揚。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
4. 有責任感
家長應該著重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如果孩子喜歡小動物或者植物的話,可以讓孩子自己養一只小動物或者一盆綠植。
家長可以提醒孩子喂食或者澆水,家長應該和孩子說,它全身心地依賴你,是你的寵物,所以你需要對它負責。通過利用小孩子對它們的愛心,來培養孩子的責任感,讓孩子不要推脫責任。
5. 自制力
小孩子在面對新奇的東西或者有玩伴呼喚他玩耍時,往往不能擁有良好的自制力,面對你布置好的任務不能好好完成,或者拖拖拉拉。
孩子也容易挑食,造成飲食不健康的結果,有害于孩子的身心健康。作為家長,我們應該賞罰分明,如果孩子挑食,我們可以先給孩子講道理。
如果孩子還是不聽你的勸解,你就需要批評孩子,讓孩子明白這樣做是錯誤的。我們也可以和孩子做一些等價交換,如:你完成這一篇作業我就帶你出去玩。
更重要的是,家長不要把一些容易破壞孩子的自制力的東西放在孩子身邊,如手機、小人書等等。這樣更容易讓孩子專注地完成你布置的任務,培養孩子的自制力。

6. 抗壓能力
孩子也應該從困難中吸取教訓和經驗,從困難中摸索強壯自身、發展自身的機會,形成堅毅不屈的頑強性格,培養自己的抗壓能力。
抗壓能力在人生中非常重要,往往對孩子的人生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孩子越長大,就會受到來自社會、學業的壓力,所以在孩子還小時培養孩子的抗壓能力是十分關鍵的。
提高抗壓能力,就是提升孩子的心理素質,還要學會尋找排泄宣泄的渠道方式,培養孩子不斷地自我激勵。
孩子的3歲叛逆時期是一個非常關鍵的時期,影響孩子的性格養成。作為家長我們不應該只在孩子的智商上下苦功,對孩子的情商也不能忽視。
我是Ainee媽咪,是一名高級育嬰師、也是2歲寶寶的媽媽,我們將會持續和大家分享更多育兒母嬰的經驗和知識,如果您喜歡我們的內容,歡迎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