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生三次叛逆期,父母不打不罵(孩子叛逆是父母的錯嗎)
一說到叛逆期,很多家長都會認為只有年齡大的孩子才會有。其實,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遇到三個叛逆期,第一個叛逆期就發生在孩子兩歲半到三歲的時候。
每每看到孩子頂嘴、不聽話的時候,很多父母不是語言威脅,就是棍棒教育。父母這樣做,頂多只會讓孩子口服心不服,甚至還有可能讓孩子變得更叛逆。面對孩子的3個叛逆期,父母應該怎么做。
一、自我意識成長期(2.5歲到3歲)
2到3歲的孩子會遇到成長路上的第一個叛逆期,叫做自我意識成長期。2歲的孩子叛逆的特征有:愛說“我不要”、什么事情都想自己做、很愛模仿大人,做事固執、倔強,父母怎么說也不管用。
這個年齡的孩子之所以這么叛逆,是因為他們學會了一個新的詞叫“不”。會說“不”了,孩子就會覺得自己有了選擇權,可以通過它來表達自己的想法。
還有一個原因是父母管教太嚴,限制太多,孩子缺少選擇的機會。當孩子長到兩三歲的時候,父母就會常常說這個不可以,那個不可以,慢慢地孩子也就學會了。孩子和我們一樣,從心里就不想被人控制,所以“不”字就成了他們的口頭禪。
父母應該學會的兩個教養方法
1、用開放式的問句代替命令
面對2到3歲的孩子,我們不要講太多命令式的話語。如果想讓孩子不亂丟玩具,父母可以說:“玩具的家應該在哪里”而不是“不可以亂丟玩具”,這樣聽起來很舒服,孩子也容易接受。
2、用可以取代不可以
孩子在兩三歲的時候更喜歡聽到“可以”,而不是“不可以”。如果我們帶孩子去一個新地方,我們常常告訴孩子“這個東西不能碰”、“這個東西不能摸“。盡管你叮囑了她無數次,但孩子還是會犯錯。與其這樣,我們不如告訴孩子哪些東西可以碰,哪些東西只能摸。
二、小大人時期(7-9歲)
當孩子長到7到9歲的時候,他們會進入第二個叛逆期。處于這個叛逆期的孩子特征是:
愛頂嘴,當父母說孩子的時候,孩子常常會說:你還不是一樣,還管我。
嫌棄父母,父母想要抱她、親她的時候,孩子會說:“好惡心“
推卸責任,明明是他自己做錯事,最后還要埋怨父母。
管教父母,當你給孩子定規矩時,有的孩子會把老師搬出來,教育父母。
孩子叛逆的原因
1、孩子開始變得獨立,開始有自己的想法,因此孩子頂嘴不一定是壞事,而是表達自我想法的一個方式。
2、孩子梳理自己的知識。孩子上學前,父母都會告訴孩子生活的標準答案。上學后,孩子通過作業中的選擇題,意識到生活中也有很多選擇,并不是只有一個正確答案。
3、撒嬌。有時候孩子的叛逆行為可能是一種撒嬌的方式,只是因為年齡大了,選擇錯誤的撒嬌方式導致的。
教養方法:
1、定計劃
當孩子遇到困難時,父母可以協助孩子制定計劃,而不是替孩子做計劃,因為孩子也需要尊重。
2、告訴原因,也要告訴結果。
當孩子做錯事的時候,父母不能簡單的說:“不可以”,還要告訴孩子“為什么不可以”。如果孩子有一邊看電視,一邊寫作業的習慣。你可以說:“你不可以一邊看電視一邊寫作業。這是你看電視寫的字,和你專心寫的字差別有多大。“
3、身教勝于言傳
有很多父母常常要求孩子要少吃零食,可自己卻經常偷偷地吃零食。一旦被孩子發現,從此你就失去了孩子的信任。
三、青春期叛逆(12-15歲)
為了應付青春期叛逆的孩子,父母也應該早早學習應對之策。我們常說青春期的孩子才是最叛逆的。你有沒有發現青春期的孩子不愛和父母溝通、覺得父母很啰嗦,常常覺得父母在監視自己,不信任自己。
孩子叛逆的原因
1、生理導致心理的改變
當孩子進入青春期后,身體的荷爾蒙一直在改變,讓孩子變得情緒沖動,常常會做出頂嘴的舉動。
2、覺得父母落伍了
青春期的孩子常常會覺得自己懂得比較多,而父母觀念陳舊、做事古板,根本就不理解自己。
3、父母不尊重我
青春期的孩子之所以會叛逆,只因為他們覺得父母不懂得尊重自己。他們會覺得,你們不尊重我,所以我也不會聽你們的話。
4、不想被當做孩子來看待
青春期的孩子常常認為自己已經長大了,不希望父母還把他們當孩子看。
教養方法
1、換一種溝通方式
和青春期的孩子溝通,父母可以換一種溝通方式,不一定非要說話,可以寫字,發微信。有時候,父母和孩子溝通,有點距離會更好。
2、少用懷疑的語氣
父母和青春期的孩子溝通,不要一上來就是懷疑的語氣。孩子沒有告訴你成績,父母就會說:“是不是沒考好,才不敢告訴我。”
3、父母要懂得等待
當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父母不要強迫孩子告訴自己,要學會等待。父母可以和孩子說:“等你想說的時候,可以隨時找我。”有時候,孩子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自己就想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