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逃過可怕三年級現象
媽媽的辦法讓老師豎大拇指:閑書真有用
最近身邊很多朋友都反映說,孩子一上三年級就變得和別人差距越來越大,可怕的“三年級現象”成為了很多家長的噩夢。那么“三年級現象”到底指什么呢?
所謂“三年級現象”就是指孩子一到三年級,無論是學習成績還是性格行為等情緒方面的問題都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舉個很簡單的例子,一個孩子在一二年級的時候每次考試都在90分以上,甚至有些功課還經常考滿分,但是一到三年級,這個孩子突然就開始成績下滑了,甚至有些時候分數剛剛過及格線。還有些孩子成績方面倒也罷了,但是性格卻突然變得十分叛逆,原本懂事乖巧的孩子,到了三年級,突然各種和家長老師對著干,經常頂嘴。
而之所以會出現這個三年級現象,根據妙妙姐的親身經驗和實際觀察,一般都逃不開這幾個方面的原因:首先從學習方面來說,現在的很多家長為了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所以大部分人都會選擇對孩子進行早教啟蒙,也就是讓孩子提前識字,學拼音,甚至進行簡單的算數,這些內容其實本應是小學一二年級的科目。因此孩子在上學后,在一二年級就會因為有基礎而變得成績優異。但是等到上了三年級,這部分的知識呢,孩子們就沒有準備了。因此成績就會明顯地出現滑坡現象。
其次從孩子的心理發育方面來說,一旦進入三年級,孩子們就會更需要學會自己主動去學習,這時候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對他們的要求都比以前更高,而學習的難度也相應的增加了。但是對于大部分孩子來說,他們的心理發育還不夠成熟,自律性也比較差,再加上人的惰性作祟,孩子就會出現叛逆偷懶的現象。甚至為了逃避責任而頂撞家長。
此外,社會家庭的教育環境也會影響孩子。而對于大部分家長來說,他們往往會更注重成績,重點培養孩子的知識,而沒有很好地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再加上現在國家實行“雙減”,大環境比較放松,因此,在沒有外力作用的情況下,那些學習習慣差勁的孩子,就很難把持自己了。自然也就出現了成績下滑,個性叛逆的“三年級現象”。
去年9月,同事小張的孩子就出現了這樣的“三年級現象”,到了期末考試成績更是慘不忍睹,于是小張就接到了老師的談話通知,見面后,老師語重心長的說,其實孩子頭腦很聰明,思維很敏捷,但是卻有一個很大的毛病,就是上課根本坐不住,每次上課不到10分鐘,孩子就在座位上扭來扭去,根本無法集中注意力去聽課,這就導致很多知識掌握不了,成績滑坡嚴重了。
知道了兒子的情況后,小張回家后也沒有大發雷霆,反而溫和的將孩子叫到身邊,語氣平靜的溝通說:“寶貝,你上課為什么坐不住啊,才40分鐘左右啊,媽媽那時候,只要看課外書一兩個小時不動都可以”。這時候孩子就很好奇地問小張“媽媽,你看的什么課外書啊,那么吸引人”
小張就很開心地告訴孩子,是《福爾摩斯探案集》,沒想到孩子一聽,立馬表示這本書自己也見過班上同學看,還要小張給他也買一套。就這樣小張給兒子買了一套書,兒子整個假期都沉浸在大偵探的故事里,幾乎廢寢忘食了。
這學期開學已經一個多月了,據小張說,兒子的表現真的是“脫胎換骨”,無論是在學校上課還是在家里寫作業,都非常認真,連老師都夸孩子“進步真是翻天覆地”。還說小張教子有方,這本閑書買的值。
那么為什么一本“閑書”竟然對可怕的“三年級現象”產生這么大的作用呢?有一次我和小張在一塊聚會,聽我這么說,小張根據自己的經驗,總結了幾點,在這里妙妙姐也分享給大家,希望對于各位家長都能有所幫助。
- 情節有趣,引人入勝,提升孩子的專注力
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說,很大一部分人之所以會成績滑坡,就和專注力差有很大的關系,上課坐不住,聽課效率低,知識自然吸收得差,再加上三年級的課程難度也比較大,即便課后再使勁也很難補起來。因此提升孩子的專注力,就是解決三年級現象的關鍵因素。小張選的這套《福爾摩斯探案集》情節引人入勝,懸疑的情節設置,會讓孩子們不自覺地進行思考,判斷,從而沉迷其中。時間久了,自然就練就了一身“坐得住”的本領。上課不過四十多分鐘,專注起來就變得小菜一碟了。
- 詞句豐富,邏輯通暢,提升孩子的語文作文水平
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說,平時有課外閱讀習慣的孩子和沒有課外閱讀習慣的孩子,在進行寫作的時候,他們的水平差距就會很大。而隨著“大語文時代”的來臨,未來的語文成績將成為決勝的關鍵,其中語文作文就是一個成績分水嶺。因此提升孩子的語文作文水平就相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