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孩子太難管了,說什么都不聽”
“根本就管不了,脾氣太暴躁,就跟變了一個人似的”
“沒法溝通,說一句頂一句”
這些話,說出了大多數家長的心聲。在面對孩子性格脾氣變化的時候,都不知道是原因導致的,也更不知道該如何處理。如果說你的孩子也突然有了這些變化,那一定是孩子進入了一個特殊的時期,那就是青春期。
什么是青春期?說簡單一點,就是孩子要從一個小孩成長為一個大人,在這個成長階段,會產生的一系列的變化,包括心理上和身體上的變化。而這些變化是孩子必須要經歷的一個階段,在這個階段最常見的一個表現就是孩子叛逆了,也就是所謂的叛逆期。
我非常想告訴各位家長,這些改變不是孩子能控制的,青春期一般發生在12-18歲,根據孩子不同性格、不同成長環境和教育環境,產生叛逆的表現,在年齡上都略有差異。從身體上看,孩子要成長、要發育;從心理上看,孩子的心智要從小朋友轉變成為一個成年人,在心理上產生了非常強烈的獨立意識,不希望受到家長的管束,希望通過自己的一些反抗舉動,來獲得外界的關注。
面對孩子的叛逆,家長真的只能干著急嗎?以下方法告訴你怎么才能正確的引導孩子度過叛逆期。
一、千萬牢記不能硬碰硬,軟硬皆施要恰到好處
石頭碰石頭,結局只能是兩個石頭都被碰得粉碎。
1、在遇到孩子不好溝通的時候,特別是已經發生言語沖突的時候,家長要控制自己的脾氣,停止針鋒相對,先冷靜下來,不能讓矛盾升級,嘗試著過1-2個小時再進行溝通。
2、善于轉移話題,在一件事情溝通不順暢的時候,要懂的順勢而為,不能僵持太久,換個話題或許能夠改善局面。
3、家長也可以向孩子撒嬌或者服軟,不一定總是在孩子面前扮演嚴父嚴母,適當在孩子面前扮演弱者,用最溫柔的語氣和孩子對話,增加孩子的同理心,懂得以柔克剛。
二、真正了解孩子內心需求,給予孩子充分的尊重
叛逆期的孩子,其內心的需求有很大的變化。比如說,小時候總是希望父母每時每刻都陪伴在自己身邊,但是長大了就不一定這么想了,因為更希望自己擁有一個獨立的私人空間,不希望自己的每一個想法,或者每一個行為,都暴露是家長的眼皮之下。因此,家長要做的就是真正尊重孩子。
1、孩子的書包、電腦、日記本,這些都屬于孩子的私人空間,沒有得到孩子的允許,千萬不要偷看。如果真的想看,一定要經過正式的進行詢問,獲取同意,這才能讓孩子感受真正的尊重。
2、不要過多或者過分的干涉孩子交朋友。給孩子交朋友的權限,但是可以提前給孩子說明交朋友的界限。
3、給孩子做決定的權利。家里面的所有事情,小到買衣服、買鞋子、做家務,大到換家具、換房子等,其實都可以作為家庭會議,讓孩子一起參與討論,真正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讓孩子在內心上覺得自己是被重視的。
三、一言一行爭當孩子榜樣,樹立孩子心中的英雄人物
每個人心中一定要有“英雄意識”,特別是男孩子。這里說的英雄,不是跟人逞能裝作英雄,而是心中要有個英雄人物來作為榜樣。榜樣的力量是無窮大的,心中有了榜樣,才會擁有明確的目標,跟著目標不斷前進,才會自我激勵、自我進步。
1、家長應該做到說話算話,事無大小,既然說出口了就要做到。
2、多帶孩子參與好人好事。去敬老院幫助老年人,去福利院關愛兒童,在公交車上主動讓位,在路上看見有垃圾撿起來扔進垃圾桶……不要小看了任何一件好事,它會像黃金一樣,金燦燦的留在孩子的心中,父母不一定是英雄,但是都可以成為榜樣。
3、多帶孩子去一些紅色景點,或者看幾場擁有正能量的電影,不知不覺的在孩子心中扎下榜樣的根,這對于孩子的價值觀也很有作用。
四、對待孩子不要總是居高臨下,嘗試著和孩子做朋友
處于青春期的孩子期待被公平的對待,期待被當成獨立的個體。他們喜歡和父母對著干,無非只是想表達自己對自由和獨立的渴望,父母如果只知道一昧的打壓孩子,只會讓孩子離你越來越遠,久而久之,形同陌路,甚至水火不容。
1、家長應該重新了解孩子,包括孩子喜歡吃什么零食,喜歡做什么事情,喜歡看什么書籍,喜歡聽什么歌曲。有條件的情況下,自己可以嘗試一下孩子喜歡的東西,增加共同的語言和話題。
2、傾聽孩子的每一個觀點,不用急著否定,可以嘗試給予更多的鼓勵。每當孩子說出自己內心的想法,不要總是否定孩子:你一個小孩子懂都不懂。可以嘗試著耐心的聽完,并給予適當的表揚:你的觀點很好,很新穎,很有創意。
3、孩子提出的要求,不要急著否決,可以先和孩子分析利弊,再決定是否滿足孩子的需求。也可以公平公正的讓家庭成員舉手表決,如果決定滿足孩子的需求,就要說到做到,如果決定不滿足需求,一定要講清楚原因。
五、帶孩子出去走走,用眼看世界,用心感受美好
孩子的世界不能夠只有學習、吃飯、睡覺,也不能只有電視、手機、平板,因為這些都比不上父母的陪伴。特別是叛逆期的孩子,放松和散心也顯得尤為重要。
多帶孩子出去,哪怕只是周末去公園曬曬太陽,只是去爬爬山,你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刻也會顯得意義非凡。大自然的風景最能讓人感受到美好,感受到放松,只有在一個放松的環境,孩子的心扉才能向你完全敞開。
父母和孩子的關系不是烈火,都說柔情似水,你用心愛孩子,他們一定以愛作為回報。